Day3
7月23日上午,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泰来县经济振兴调研宣讲小分队经过1个半小时的车程从泰来县县城前往汤池镇,对汤池镇的特色农业产业进行了考察调研。
汤池镇立足于当地的优势,因地制宜,坚持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在各个村发展包括黑木耳种植、黑枸杞、麻鸭养殖、肉鸽养殖、编制中国结等特色产业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小分队跟随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驱车前往伯大街村黑木耳林下经济基地,该项目是汤池镇扶贫产业项目,是在汤池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村民贫困户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自主创业建成的扶贫产业项目,是村集体发展林下种养殖经济的一项有益探索。
伯大街村黑木耳种植合作社引导25户贫困户入社,其中6户自筹资金6.1万元入股,预计年底分红3万元,其余19户利用项目资金收益为每户入股元,每户预计增收元,同时吸纳55名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到基地务工,人均务工收入元,在此基础上,鼓励农户发展自身特色农业产业,并实现合作社的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力争两年时间吧林下经济发展成为合作增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经济产业。
通过了解汤池镇木耳的种植、采收、包装、销售的全过程,我们具体了解了扶贫攻坚的具体项目落实情况,这些政策机遇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当地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进程,体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逐步转型的全过程,看到了乡村经济振兴的道路和前景。这些特色农业产业也更好的助力扶贫攻坚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对其他地区的农村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当地的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与调研,我们发现汤池镇农村经济振兴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根据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特色农业发展方案,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业发展与农户的经济增收相结合,以此推动农村经济的振兴,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化。
离开汤池镇后,我们的队伍为了充分地利用时间完成问卷调查任务,在火车上进行了简单休整之后便立即投入到问卷调研中去。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将所学用于所用,高质量地完成了问卷调研任务。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老人说,近几年,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一个提升,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他们确实受到了很多益处。总之,他认为泰来县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更需要政府和人民勠力同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泰来!
夜幕在如火如荼的调研中缓缓而至,在被访者的眼神里和举止间,我们也深深地体会着他们的对于泰来县未来的展望,所以,正如他们所说泰来的未来,属于这里的每一个人,当然也离不开这里的每一个人。与当地人们的每一次交流都让我们的队员有不同感触,外面的世界,原来是这样不同。
明天,我们依旧在路上!
图文:泰来县经济振兴调研宣讲小分队
编辑:申玉敏
院网络发展中心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