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上市在碧山读碧山

新刊上市,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

在碧山读《碧山》

《碧山10:“民宿主义”》藏书地图

◆◆◆◆

金秋十月,徽州古村碧山迎来了她最繁忙也是最美丽的日子。农人们忙着收稻,餐馆客栈民宿主们忙着迎来送往。最新一期的《碧山》杂志书也赶在了这个收获的季节上市。

时隔《碧山09:米》出刊已经将近一年半,《碧山10:“民宿主义”》让读者们期待已久,编辑们刚刚拿到的本样书在短短两天内已经被抢购一空。长假将至,物流暂停,新下单的读者们只好等节后才能收书了。

第一批《碧山10》已经顺利发出

不过,里雅偷偷扣留了十本最新的《碧山》杂志书,散落在了碧山及周边十个特别的去处。在这个秋天到访碧山的客人们,可以在以下十个地方阅读到《碧山10》。

里雅在每个地方只留了一本,或许被主人私藏了起来,需要您攀谈一阵,他/她才会与您分享呢。

藏书点一

猪栏酒吧老油厂店

猪栏酒吧老油厂店

本期碧山杂志书的封面、封底照片,都拍摄于猪栏酒吧老油厂店。这家乡村客栈在黄山有三家分店,从西递到碧山,“猪栏酒吧”的名字已经在这里叫了十三年。就连《碧山》杂志书和围绕碧山的一系列乡建行动,都与这家乡村客栈有着不解的渊源。至于是怎样的渊源,您可以在《碧山10》中猪栏酒吧创办人寒玉的《从西递到碧山:猪栏酒吧十年记》里窥探一些蛛丝马迹。

猪栏酒吧老油厂店由一座废弃多年的油坊改建而成,这里曾经做过民居、人民公社、榨油坊和竹针厂。客栈主人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建筑外貌和每个时期的历史印记。从远处眺望,被改造后的建筑群体高低错落,自然散落于田间,不惊扰不侵略周围的环境和视野。

老油厂店的陈设

猪栏酒吧的第一家店在改造前确实曾经有一间臭烘烘的猪圈,猪栏酒吧的名字由此而来,寓意“像猪一样生活,像猪一样懒散”。

藏书点二

狗窝酒吧

狗窝酒吧

狗窝酒吧的创办人牧儿是个典型的“斜杠青年”。他自称自己是“业余画家、业余店小二、业余酿酒师、业余酒保”。他出生于一个绘画世家,在碧山的田野里,你可以看到他取材本地农人生活创作的《向日葵下的拖拉机》组画,也可以看到他的爷爷丁立人先生设计的稻草人。

牧儿没有上过大学,他的四年“大学”生活是在碧山度过的,所以他说碧山就是他的大学。今年七月,牧儿还在碧山工销社举办了一场个人画展,我们说这就是他的毕业展。十一黄金周期间,你可以在碧山工销社看到这个展览,那里有他从六岁开始的创作。

策展人崔灿灿将牧儿的画插在田间地头

当然,在碧山最不可错过的事情之一,是在狗窝酒吧喝一瓶碧山精酿。这有可能是中国第一款乡村精酿。“天光”和“落昏”的名字取自黟县本地方言,“天光”是早饭的意思,“落昏”是晚饭的意思。“天光”小麦啤加了皖南陈皮,落昏IPA添加了祁门红茶,都是地道的徽州风味。暮色四合,玫瑰色的晚霞笼罩大地之时,在漳河边上开几瓶碧山精酿,从落昏喝到天光,是碧山青年们的惬意生活。

据说,新一批的碧山精酿即将上线众筹,去跟牧儿聊聊吧,说不定你也可以定制一款自己的精酿啤酒。

碧山精酿

藏书点三

碧山工销社

碧山工销社前店

当你走进工销社的前店,一定会被一排排整齐的、满带岁月痕迹的孔雀蓝货柜给震撼到——这里完整保留了年创办的碧山供销社的风貌。政府曾经拨款十万元给到供销社当时的承包人汪正龙,用于拆除老货架,改造成超市货柜,但是竟然被他拒绝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今天才得以欣赏到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商业生活的原貌。

然而为什么叫做“工销社”呢,这就与《碧山》杂志书的姊妹篇《百工》杂志书有关了。碧山工销社着力于民间百工与当代设计的融合,勾连城市与乡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以“新百工、新民艺”为理念,拥有销售、工坊、出版、展览、讲座、驻村等多种内容,希望保留并激活这座拥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供销社在碧山当代乡村生活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

碧山工销社是前店后坊的格局,在前店,你可以买到精选的手工艺制品,在后坊,可以住宿、吃饭、看展、喝茶、读书、体验手工艺创作过程。在这里,你可以读到《碧山》杂志书自创刊起的所有杂志,也可以看到曾经获得“中国最美图书”奖的《黟县百工》,以及《百工》杂志创刊号。

百工月历牌和《百工》杂志书

藏书点四

泰来农庄

泰来的刀板香、火腿、臭鳜鱼登上了《黟县百工》

泰来农庄可能是碧山创办最早的一家农家乐,这里可以吃饭可以住宿,价格绝对公道。《黟县百工》介绍的刀板香、火腿、臭鳜鱼,都取材泰来农庄的厨房和餐桌。很快就要到腌制火腿和刀板香的时节,他们家每年自制的数百条火腿和腊肉都是供不应求的,如果你喜爱寒冬的腊味,或许现在就应该预订起来。

泰来农庄的餐厅很像武侠片里的江湖酒馆,总有各种文艺界的前辈们在这里低调出没。先锋书店的创始人钱小华是这里的常客,书局、书院、工销社的年轻人们也常常到此搭伙吃饭,交流各种八卦消息。那么初来碧山,确实是应该来泰来农庄拜一拜码头。听说他家正在酿酒,或许你可以讨一碗新鲜米酿来喝。

泰来自制米酿

藏书点五

姚浪漫的芳芳小舍

芳芳小舍

“姚立兰、男、汉族,字克香,艺山川,号浪漫。出生于年1月,安徽黟县人,退休教师,从教34个春秋。摄影爱好者,喜欢交友、读书、书法、养花、听音乐、聊天、自由自在的浪漫生活。”这是碧山一位老人的自我介绍,我们于是叫他“姚浪漫”。

姚浪漫喜欢拍照片,经常能看到他脖子上挂着微单穿行在碧山的小巷里。早两年,自称“碧山小混混”的猪栏酒吧小二金铭给姚浪漫策划过一场个人影展。彼时展馆叫做“蛙舍”,是猪栏酒吧对面稻田里的一个几平米的小房子。如今姚浪漫把撤展后的作品挂在了自己家里,布置了一间“芳芳小舍”,小茶几上铺着蓝印花布,几把椅子围成一圈,够三五好友度过一个安详的下午。

芳芳小舍里还有姚浪漫的“收藏”,有古代的衣服、帽子,有旧瓷片,还有一些不同时期的招牌。他还是个养花高手,移步他的小花园“芳芳园”就可以欣赏到他的植趣作品。

芳芳小舍一角

藏书点六

钱师傅的靠山邸

钱师傅和他的“碧山梦”

跟姚浪漫一样,钱时安师傅也是声名在外的碧山红人。他的私人小院“靠山邸”,在枧溪边上,许多人慕名拜访。钱师傅热爱手工、园艺,“靠山邸”经过他近三十年的经营,可以说移目即移景,被称作“碧山后花园”。

这里不像徽州传统官商文人院落般雅致细腻,但自有一股拙朴野趣:院子里有小桥有流水,小桥有三座,一曰断桥、一曰回首桥、一曰鹊桥,水里的石头有的像海豚,有的像乌龟,“岸边”的岩石有的像关公大刀,有的像陈香救母的斧头……

屋内的家具陈设多为钱师傅自己手工制作,依着木材原始的形状做成的桌子、椅子、茶几、凳子,用竹子做的楹联、灯罩,用藤蔓弯成的“寿”字,用苇杆编织的小玩具,用树根雕刻的摆件等等,处处都能体会到钱师傅的用心。

钱师傅还承包了小院后的大片山地,有自己的菜园、果园、茶园。不仅如此,他还顺势开路、造景——在枧溪穿过的两座山的半山腰,织女亭和牛郎屋隔着一道天堑遥遥相望。

钱师傅自己搭建的织女亭

钱师傅自己自足的园艺生活曾经给很多人的内心带去巨大触动,说不定认识了他,你会决定从此换个活法。十一期间,他家估计又要门庭若市了吧。

藏书点七

里雅的书房

里雅在碧山租住了一户带院子的普通农舍

这是里雅(笔者本人)自己的住处,一户普通的农舍,除了生活起居必备房间,还有一间书房和一个小院。书房里有里雅曾经做报纸和图书编辑以及乐岛图书馆馆长时积攒的一千五百多本图书。小院里有一小片竹林,还有一片菜园。

菜园里种了玉米、空心菜、苋菜、韭菜、红薯、西红柿、辣椒、黄瓜、南瓜、葫芦……菜园边上有蓝莓树、李子树、枣树、柿子树,石头小径边种着月季、紫荆、映山红、美人蕉、葱兰、紫罗兰、茑萝……眼下柿子熟了,葱兰、茑萝和美人蕉开得正盛。

里雅是抱着“半农半X”的理想来到碧山的,原本打算在这里读书写作考博士,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成了碧山、百工的公号编辑、碧山小卖部的掌柜、碧山杂志书编辑、百工品牌运营负责人……所以小院也渐渐荒芜,“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似乎可以形容小院目前的状态。

泰来老板娘送给里雅的木质沙发

藏书点八

东田别野(石亭村)

看得见大片稻田的东田别野

张昱曾经在村里做过大学生村官,干着骄傲的农民职业,低调的守护土地种着田,跟村民一起种植有机水稻,创立自然农法“昱田米”。现在她又在碧山隔壁石亭村东田组的稻田里创办了一家叫做“东田别野East.Villa"的民宿。

东田别野由两栋清末老宅改造而成,共8间房,占地2亩,最大的特色就是跟自然拥抱,有着自己的生活精神和态度。从一楼落地窗和二楼平台望出去即是无边无尽的稻浪。

“榫卯数载,得房三间,山一间,野一间,你一间。今天我终于可以承诺兑现。年8月7日,秋来时,落昏开野。”开业那天,张昱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是否勾的你也想去撒野?

张昱创办的昱田米品牌

?

藏书点九

七约农场(南屏村)

七约农场创办人许学超在收稻

七约农场是消费者和农人共建的农场。两年前,学农业出身的许学超从合肥来到徽州小山村南屏,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种植稻米,农闲的时候,做些自然教育的活动。他们让超过一百亩的土地,不被化学农药化肥侵害,让青蛙、蛇、鸟类有栖息的地方。让几千人次,吃上自然的稻米,喝上自然米酒。

许学超说,他希望农人靠自然种植,也能生活的很体面。所谓“七约”,代表了七个价值观:“真实、自然、专注、合作、分享、感恩、博爱”。他们工作室里的黑板上还有个有趣的“四不三要”:

七约农场的“四不三要”

在这里,许学超不仅收获了自然农法的大米,还收获了爱情。他和他的如意姑娘下个月要在一棵几百岁的老桂花树下结婚了。这个爱情故事要甜倒多少人啊。

新改造的七月农坊在十一期间也要开张了,就在南屏村著名的三元井对面。这里有米酒坊,有农事工作空间、图书室、宿舍,你可以用新收的大米现场做一瓶米酿带回家。在这里不妨读一读《碧山10》里的一篇文章——《日本的学习型民宿》。“学习型民宿”,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自然学校,这也正是七约农场未来努力的方向。

藏书点十

小六植染工坊(南屏村)

小六植染

94年出生的川妹子陈燃,因为爱情嫁到了黟县,因为生命中多了一个小天使而决定回归乡野,因为喜欢草木染而在小山村建立了自己的终身事业。

“春天提着篮子去采茶,夏天下水摸鱼捉虾,秋天摘下桂花跟爷爷酿酒,冬天坐在爸爸肩头看松鼠在白雪上蹦跶”,这是陈燃和老汪想给小六的生活,所以两人在南屏景区创办了一个充满风情的水边染坊,并且以小六的名字命名。

蓝染是百工游学活动每次必备的内容,陈燃讲课时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对于学员的问题也总是热情耐心地回答。她给人的感觉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像一团火焰,充满生命力。她说:只想把自己从草木染中体会到的那份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陈燃、小六和老汪

这份藏书地图,或许可以成为您探索碧山的领路人。愿您在寻找《碧山》的同时,也领略到碧山和碧山人的独特。

若您无法亲自到访碧山,也可以扫描下方







































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gk/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