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美丽的清华园里,我们每天都会与校园内无数的建筑相遇。那么,当你一次次路过时,是对它们习以为常,还是常看常新?你是否知道,它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不知道也没关系,因为今天,清华的建筑都“原形毕露”啦!
1.清华大学凯风人文社科图书馆VS新清华学堂:嗯,其实我们是泡面桶!
文图可能是除了新清之外最像泡面桶的建筑了!
统一红烧牛肉面牌文图!
而新清大概也是除了文图之外最像泡面桶的建筑了!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牌新清!
可能每个初次看到文图和新清的人,都会陷入一段短时间(或长时间)的“傻傻分不清楚”。
日常对话1:
A:“今天我要去文图自习!”
B:“……那你为什么骑去了新清?”
那么为什么文图和新清长得如此相似呢?它们是同一个建筑师的作品吗?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科馆是由凯风公益基金会捐资建成,由我们都很熟悉的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马里奥·博塔主持设计,是博塔在中国设计并建筑完成的第一件作品。于年4月23日正式开馆。
整个建筑的平面酷似一把钥匙,寓意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文图的建筑面积有20,平方米,包括2层地下书库、地面层和地上4层。提供阅览座位1余席,可容纳约万册图书、期刊。除了提供社科类实体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常规借阅外,还提供学术活动、信息共享、研究学习、咖啡休闲和文化展示等服务,成为学校一个新的多功能的文献信息交流平台。
而新清则是一座由清华人命名,由清华人承担设计,由清华人捐赠建设经费的“纯清华”建筑。
年,百年校庆前期,化学系级池宇峰校友,计算机系级、电机系级硕士徐航校友,热汽系级宋歌校友,经管学院级方方校友,共捐款万美元建设新清华学堂,这成为了清华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校友捐赠。
新清华学堂的设计方案也采用竞赛方式,应邀参赛的有日本矶崎新建筑师株式会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最终,经过评审和不计名投票,结果是: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的方案获2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获6票胜出。李道增院士担任新清华学堂总设计师,清华建筑学院王炜钰教授主持室内设计,石慧斌教授主持建筑声学设计。新清华学堂演出大厅设池座和两层楼座,共有个座位,与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的年相对应。建成后的新清华学堂达到专业剧场标准,声学效果堪与国家大剧院相媲美,是清华园内座位最多、技术最先进的综合剧场。
至于“新清华学堂”的命名,则是由朱镕基一锤定音。建筑落成之前,学校老领导方惠坚提议命名为“清华新学堂”。后来,学校领导在看望老学长朱镕基时,征求他的意见。据说朱镕基认为,“清华学堂”四个字不能分开,称“新清华学堂”较好。最终,学校采纳了朱镕基学长的意见。
原来,文图和艺博才是亲兄弟,而新清,则是我们清华人自己命名、设计、捐资建设的“纯清华”建筑。这样的文图和新清,你不想来一碗吗~
2.桃李紫荆食堂:其实我们……都是QQ快餐做的汉堡啦!
大家好,我是四层的紫荆汉堡!我的兄弟——三层的桃李汉堡就在我的隔壁!(/ω\)欢迎大家来吃我们!
不知道现在高冬老师的建筑色彩设计课还会不会讲
“将紫荆改造为汉堡配色”的优秀色彩改造作业了
其实,包括紫荆食堂和桃李食堂在内的紫荆宿舍区,都是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成的。紫荆学生公寓历经一年半的建设,于年9月4日开始投入使用。
紫荆公寓的建设用地为28.4公顷,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学生公寓,也是华北地区条件最好的大学生宿舍群。根据李岚清副总理对大学生公寓规划建设的指示,校领导提出了紫荆学生公寓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在功能和结构上都要分区合理,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的需要,要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第二,在整个设计中,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特色,体现均质、优美、共享、有序的建筑特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校选定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
而紫荆园和桃李园这两座现代化学生餐厅,就是与公寓区同期建成的配套的公共设施啦~
3.综合体育馆:其实,晚上的我……是外星人的飞船!
白天里正经的综体到了晚上会……¥
#~^)!来自星星的综体
综合体育馆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综体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沿主楼中轴线上,与东大操场围合成一个体育中心区,是一座集体育比赛、训练、教学、会议、演出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比赛场地最大55m×35m。座席由固定座席和活动座席组成共5座,设有主席台和裁判席,一层设有运动员训练房、贵客室等辅助房。地上3层可供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及体操、击剑、武术等体育比赛和集会、文艺演出等大型综合文体活动。
比赛大厅结构上采用m跨度钢筋混凝土大拱,悬挂轻型屋面,体现体育建筑的力量美。两拱之间为采光天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平时的训练及教学。综体荣获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评选建筑设计二等奖、年度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综合体育中心考虑到我校校园东北区室外体育运动设施与建设中的游泳跳水馆的关系,并尊重校园空间架构,完善东区主楼轴线序列,在总体布局上将体育馆主体与北侧东大操场看台联结成一个整体,北侧中部布置部分室外看台,与东大操场现有及规划看台形成一个围合趋势,并与北侧游泳跳水馆和规划练习馆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运动区。
4.中央主楼:其实我是……猫头鹰
还扑棱扑棱翅膀~
草地前的夜猫子
清华大学主楼,地处校园东区,整体由西、东和中央三部分组成,其全名为"东区主楼"。主楼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体态巍峨,结构坚固,总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是建国后由我校多个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工作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届毕业生中数百人参加了设计工作。东区主楼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的设计思潮。如早期设计方案中部塔楼呈浮屠状,主楼四角设重檐攒尖亭阁,东西配楼呈台墩状,上置庑殿式从重楼,下设拱门,后期方案则是模仿莫斯科大学主楼建筑的产物,系科教学实验楼采用当时盛行的周边式布置。如此庞大的建筑群,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首屈一指的。
东区主楼中,西主楼首先于年设计并破土动工,年建筑面积为平方米,附设单层的座位的阶梯式讲堂一座;东主楼于年设计并动工,年基本建成,总面积平方米,附设座阶梯式讲堂一座。东西主楼均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各由一个东西向的主"L"字形楼和一个南北向的次"L"字形楼组成,主"L"字形楼基本为4层,与中央主楼通过过街楼相连,"L"字形的转角处设置5层高的交通厅,形成角楼形式,4个角楼与中央主楼形成对称向心的格局;两个次"L"字形楼亦为4层,通过跨校园东西主干道的过街楼分别与两个主"L"字形楼相连。
中央主楼于年设计,年开始施工,原设计主体12层,中间部分14层,主体框架建至9层时因国家经济困难而停工。年修改设计,改为主体基本为9层,中间部分10层,年重新开工,年5月建成。大楼为刚性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后部下层附设座阶梯式讲演大厅(现称"主楼后厅")。从中央主厅进入大厅,立即感到一种庄重、浓郁的气氛,门斗、横向大门厅、小过厅、竖向进厅等,组成一个具有西方古典气氛的空间序间。进厅为2层高,3层环有跑马廓,周围布置了会议室、接待室。讲演厅上方为环有"凹"廓的半圆形学术报告厅(现称"主楼接待厅")。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中央主楼标高40米,登上楼顶,清华校园风景尽收眼底。
5.西区体育馆:自带天线的三眼仔
可以说cos得很到位了~
体育馆总动员
清华第一个体育馆——西区体育馆,位于校园西北部,清华第一个运动场——西大操场的西侧,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有人说,清华的体育场馆大体可分为祖孙三代——第一代,当属20世纪10年代建成的西区体育馆以及西大操场;第二代,则是20世纪80年代落成的东区体育活动中心和东大操场;第三代,自然是在年清华90周年校庆前夕竣工的、在主楼北边的综合体育馆和游泳馆了。
西区体育馆分为前馆和后馆两部分。前馆建于-年,由墨菲设计,泰来洋行施工,外表采用西方古典形式,馆前有陶立克式花岗岩柱廊;后馆建于-年,建筑设施与前馆巧妙相接,建筑风格浑然一体。前后馆总建筑面积共4多平方米。前馆建成后,曾是国内最先进的健身房,馆内有篮球场、手球场、80码悬空跑道以及各种运动器械;此外还有暖气、热气干燥设备;特别是附设的室内游泳池,实行池水水源消毒,十分清洁卫生。所有这些设施在当时的中国高校中是仅有的,甚至在美国大学中也不多见,清华人曾长期引以为自豪。
清华素有重视体育的传统,西区体育馆在清华体育运动史上更有着独特的地位。年体育馆建馆伊始,学校即开始正规的体育课教学,此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一直是清华师生室内体育活动和比赛的重要场所。作为清华体育运动发展的摇篮,它曾不断地汇聚着我国体育界的精萃,如我国体育先驱马约翰、曹霖生、郝更生以及李剑秋、夏翔等都曾在此长期执教。
6.建筑馆:为什么要说我像猩猩!
对不起,大概是因为,真的有点像吧……
众……众猩之王
在建筑馆生活学习了这么久,你知道这座让我们气到时时吐槽却又爱到不忍离去的建筑馆,是由哪位建筑师主持设计的吗?
清华大学建筑馆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教授主持设计。建筑馆总建筑面积为1.53万平方米,主要用作建筑学院教学、科研、办公之用,同时亦有部分面积用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等单位的办公和工作场所。
清华大学建筑馆(梁銶琚楼)是学校“八·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年由国家教委拔款万元人民币(据说天大的系馆只有万拨款hhh),由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但在施工兴建过程中,由于建材价格上涨等各种因素,使该楼资金发生困难,难以继续施工。香港著名金融家梁銶琚博士和他女儿王梁洁华女士十分热心祖国教育事业,在得知此情况后,慷慨向清华大学捐赠港币万元用作该楼建设费用,得使该楼顺利建成。清华大学建筑馆为了纪念已故的梁銶琚博士和女婿香港著名建筑师王泽生先生,经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最终将清华大学建筑馆命名为“梁銶琚楼”,楼内国际学术报告厅命名为“王泽生报告厅”。
看了我们本周份的脑洞和各个建筑不为人知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给后台留言哦~
本周话题:
你觉得其他校园建筑长得像什么呢?你还知道什么校园建筑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吗?大家一起来开脑洞和增长知识吧!
#每周话题#是我们设立的互动专栏。通过线上在文章底部留言的方式参与,每周精选回复与下一周话题一起放出。也欢迎在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