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粉丝口碑爆棚成为泰宁特色旅游伴手礼

洋芋粉丝,泰宁县大田乡老百姓家中平常普通的一道家常菜,粉丝质地细腻,口感爽滑,可蒸煮、可炒食、可凉拌、可煮汤、也可涮火锅,也是素食食材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可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或外迁农村,原本家家种植的洋芋渐渐的少有人种植,而传统洋芋粉丝制作工艺也渐渐淡出百姓生活,村中只有少数年长妇人偶有制作。

刘才春,泰宁县大田乡金坑村人,从小妈妈制作的洋芋粉丝就是他的最爱,每次有这道菜他可以多吃一碗饭。为了将家乡美味发扬,传承农村传统工艺,年,他创办了泰宁县读书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带动村民种植洋芋、生态红米、黑糯米等生态农产品,并创办洋芋粉丝加工基地。

连日来,走进读书山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洋芋粉丝生产基地,烈日阳光下,工人们正忙碌着蒸煮、晾晒、切丝···

基地负责人刘才春说道“今年来,粉丝销量好,网店回头客也越来越多,最近端午节,订单量大,库存余斤粉丝已全部售完,正抢抓晴好天气,赶制补货”。

传承传统工艺

大田洋芋粉丝制作由来已久,相传是清末时期传入,是由洋芋(又名旱藕、美人蕉芋等)制作而成,在泰宁乃至福建地区习惯称为“洋芋”,当时,人们拿洋芋(旱藕)喂猪或将其磨成粉做馍馍充饥,而后发现用洋芋(旱藕)滤出的淀粉可以加工成洋芋粉丝做菜。每年春节前,当地老百姓就会做上几袋,而春节餐桌上,洋芋粉丝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年味佳肴,洋芋粉丝制作工艺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洋芋粉丝的手工制作方法和营养价值:

把旱藕洗净,用铁板刷磨碎,用水过滤后多次漂洗,将淀粉按一定比例稀释放入蒸盘中蒸熟,晒干后切成丝。洋芋粉丝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其蛋白、油脂含量很低,含有1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C,经常食用能增强肠胃蠕动,对一些肠胃疾病有预防效果,是天然减肥食品。另外,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粹的天然农产品。

完善生产技术

由于传统手工制作,产量低无法批量生产。为此,刘才春采购机器设备,将传统制粉工艺进行改良,机械化生产,可是生产出来的粉丝口感确不好,白白损失几百斤的洋芋粉,这让刘才春很是打击,家里人也不看好他。但刘才春没有放弃,他上网查资料,并到江西南城红薯粉丝厂观摩学习,回来后,他又调整机器设备,改进制作工艺,多次试验后,终于如愿以偿,生产出来的洋芋粉丝质地细腻,口感爽滑,久煮不糊,并且生产效率是传统工艺制作的5倍。

扩大种植面积

俗语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田乡独特的气候条件,土地适合种植洋芋,不仅产量高,淀粉的含量也高,每亩产量至斤,收入可达元左右。

为扩宽农民增收渠道,大田乡党委、政府鼓励村民大面积种植洋芋,积极将洋芋打造成“一乡一品”特色产业。年,全乡洋芋种植面积余亩,并积极探索“公司+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洋芋种植,向贫困户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读书山生态食品有限公司与村民签订收购合同,将收购的洋芋加工成洋芋粉丝,年产量20万斤左右。逐步将洋芋粉丝打造成本地特色旅游农产品。

如今,在泰宁古城游客展销中心、旅游农产品门店内,洋芋粉丝是店内的热销产品,深的游客及本地市民喜爱。

近年来,随着泰宁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逐渐兴起,大田洋芋粉丝在泰宁本地及游客中口碑渐起,销量越来越好。

谈到对未来发展规划,刘才春说:“目前粉丝加工基地还属于小型作坊,产量还是比较低的,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优做强洋芋粉丝品牌,让家乡的美味带着乡愁传播的更远”。

下一步,该乡将进一步盘活荒地、山地资源,继续扩大洋芋种植规模,发展洋芋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加大对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农村传统工艺,开发具有大田特色的文创产品作为伴手礼,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吸引力,推动“一三”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大田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ly/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