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给孩子讲讲好玩的民俗文化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

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如果今天宅在家,

您不妨给孩子讲讲与“二月二”有关的

传统文化——

祖先们传承下来的民间习俗、

描写这一节日的诗词,

陪孩子度过一个

特别而有意义的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民间将这一天称为“龙头节”。

又名“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

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人们迎龙求雨祈丰收。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民间传说里,龙会在“二月二”这天苏醒,腾云驾雾,遨游九天,兴风布雨,降下甘霖,滋养世间良田,也护佑着一代代龙的传人。从古代星象学来说,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

每岁仲春卯月之初,

“龙角星”(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由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二月二”有哪些民间习俗

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祭龙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北方过年有风俗,正月不剃头,生长了一个月的头发必须得在龙抬头日剃掉。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祭社

南方“二月二”祭社习俗,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

社戏

社日举行的演艺赛会,为酬神求福,要演“社戏”,又称“土地戏”。宋代陆游《稽山行》说:“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农村中春秋社戏,通常在庙台或临时搭建的野台上演出。

和“二月二”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不嫌蚁酒冲愁肺,却忆渔蓑覆病身。何事晚来微雨后,锦江春学曲江春。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九)

唐·刘禹锡

何处深春好,春深羽客家。

芝田绕舍色,杏树满山花。

云是淮王宅,风为列子车。

古坛操简处,一径入林斜。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些什么?

二月也是中国古代私塾教育

开学的日子,

学童们要拜圣贤,敬老师,

开始学习写字,

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下面给老师家长推荐几个亲子活动,

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实践起来~

一、祈福挂龙尾

活动准备:

1.家中常见的线绳;

2.彩色纸片或碎布(剪裁成三角型或圆形若干)备用;

3.剥好的大蒜瓣备用;

4.剪裁好的长条碎布备用;

5.剪刀、安全针等辅助工具;

活动过程:

1.用线绳将准备好的纸片或布片、蒜瓣按照依次的顺序串起来,中间留有间隔,底部留一小段线绳;

2.再将长条碎布系在底部剩余线绳的位置;

3.在二月二当天,待太阳出来前缝在幼儿的身上或挂在房梁上,说出对幼儿的祝福,完成。

活动寓意:

祈福居家平安,也寓意着孩子们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二、赐福五谷丰

游戏:接抛五谷

祈福丰年好收成!

活动准备:

1.五谷若干;

2.盛接的器皿;

活动过程:

任何一种较小的物品,只要不怕摔,都可以拿来玩拋接类的游戏,各种杂粮豆类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像花生之类个头稍微大一点的豆子,非常适合给孩子拿来拋接。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较小的容器(如小碗),然后站在适当远处,把花生或豆类抛过去,让孩子尽量用容器接住。游戏可进行多次,也可以采用比赛形式,家长和幼儿进行比赛,接五谷的数量。

三、二月龙抬头

动手做个“抬头龙”,

讨个好彩头!

活动准备:

1.纸杯8到12个;

2.皱纹纸红色、黄色各一张(也可用手工纸代替);

3.棉绳1米;

4.一次性筷子或雪糕棍均可;

5.白乳胶、剪刀、刻刀、水彩笔。

活动过程:

龙身

1.按照纸杯杯身的长度,黄色及红色皱纹纸各剪出8到12条,每条20cm长,黄色皱纹纸每条在剪出宽0.5cm的流苏,不剪出头,备用;

2.留出一个空白纸杯,将其他纸杯涂上白乳胶,剪好的红色皱纹纸包裹住纸杯,再将黄色的皱纹纸打开,用未剪出头的部分粘贴在纸杯的底部位置;

龙头

3.将空白纸杯近纸杯口的位置0.5—1.5的位置切出两个龙角,注意不要切断,杯口90度的位置将切好的龙角竖起来;

4.给龙角涂上漂亮的颜色,将杯子涂上白乳胶,用红色的皱纹纸包裹住杯身;

5.再用红色皱纹纸制作流苏,粘贴在龙头的位置;

整体

6.将每个杯子的底部正中心的位置用圆珠笔扎出一个圆孔(线绳能穿过去即可);

7.将所有纸杯穿绳,头尾打结固定;

8.龙头左右两边画上眼睛;

9.在龙头和龙尾处各开一个1cm的小孔,将筷子或雪糕棍插进去,龙就做好啦!

二月二,

春雨过后,社日新来,

花树新开,燕子回归。

珍惜寒冬过后的春日,

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有童谣这样唱——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让我们一起祈愿,

愿疫情早日结束,

愿国泰民安,否极泰来!

因肺炎疫情严重的原因,“听工场”四家剧场的开箱演出全部推迟,具体时间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ly/8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