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中国进入新时代;行至深处,商业面临再出发。
北大国发院教授陈春花做了主题演讲,就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如何提升效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春花认为,企业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效率、不能“跟更多的顾客在一起”,那么未来是没有机会的。
陈春花:非常感谢!我接过这个证书的时候,其实知道自己是要承担一个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怎么让理论跟实践有一个更好的组合。
新时代的管理精髓:“分久必合”
正和岛的出现其实是让我们知道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当中,我们有一个最重要的群体出现,这个群体叫“企业家群体”,在看40年成长的时候,我觉得5件事情帮助了中国的进步:
一、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路。
二、国家以它最强有力的推动让我们的改革走上正途。
三、中国敞开了市场化的选择。
四、我们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
五、我们出现了企业家群体。
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中国的企业其实正在改变世界,无论我们讨论的“新四大发明”,还是世界强的榜单,其实我们都可以很自豪、很骄傲地看到中国企业所做的这些进步。
但是,当我们向这40年致敬的时候,必须懂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必须要有自主创新。很多时候,我们看企业不仅看它的规模,更重要的是看它内在的动力,到底够还是不够,这是一个很基本的要求。
以这样的要求来看,如果我们要拥有自主的创新,非常重要的就是怎么样帮助中国的企业能够真正的领先。而我比较幸运,作为一个管理学者,其实我一直有机会跟领先的中国企业在一起,包括跟正和岛的很多企业、企业家群体,有一个更好的交流。
过去30年的研究当中,其实我专注研究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和中国企业在组织理论创新当中,到底有哪些根本性的改变,而我自己主研究的方向就是要不断地回答我们怎么可以真正了解一个组织?
在管理理论当中,过去的年,其实我们都是在谈“分”的部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讲分工,当分工出现的时候,就有了非常高的劳动效率;马克思主义理论谈组织效率,主要谈的是分权;而到了人力资源理论的时候,它谈的是如何让人有效率,它谈的其实是分利。
所有的这些理论,有些企业用得好、有些企业用得不好,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分”的背后其实讲的是“合”,这个“合”才是他们真正取得绩效的原因。
在管理当中,“合”其实是真正的精髓。今天来看,很多优秀的企业之所以可以走到世界的前端,之所以走到不同领域的前端,是因为他们能够把综合的部分,很好地运用在管理当中。
而我们看一家企业,如果它在管理当中具有最大的魅力或面临最大的挑战,那它必须要解决这四件事情:
第一、跟环境的关系。
第二、有没有“上下同欲”的团队。
第三、整个运行系统的综合度够不够。
第四、可不可以跟顾客在一起。
最近都在讨论中美贸易,现在的全球环境对于中国和中国的企业来讲,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期间也有企业家朋友问我,但是我的回答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因为更宏观的问题就请王林教授帮大家,我来谈微观的问题。
其实当你发现一个大的环境对你有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这个环境一定要变成你的机会;当你看到大的环境对你不利的时候从企业经济的角度来讲,你把自己做好,因为这个环境跟你没有什么关系,这是我们做经营要确定的一个基本立场。
那么这个基本的立场,就是你可不可以让自己变成这样的一种管理:你有你的综合体系,你有跟顾客在一起的能力,你有非常强的上下同欲的团队,然后能够去解决你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在环境中找准你的位置。
企业成长的7个管理“杀招”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就提出我自己的整体论。在今天的整个管理当中,我们必须是从一个整体来看问题,必须在整体的框架中来解决企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我在这其中提出了七个原理:
一、和顾客一起创造价值
作为经营者来讲,你必须信仰顾客价值,其实我们就单一一个企业来讲,任何的顾客群体都是够的,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这一点,相信会笃定一些,当你把顾客价值作为你最重要的经营聚焦点的时候,你一定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顾客价值对你是最大的帮助。
为什么把这个作为第一原理?就是因为它是你价值的起点,我们之前传统的企业在新兴的互联网之下非常的被动,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认为价值是由企业创造的,但是今天我要纠正大家,我们今天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当中,价值必须跟顾客共同创造,然后你才可以找到新的机会。
二、顾客在哪里,边界就会在哪里
我们在谈第二个原理的时候,今天挑战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所有的企业边界都得打开,但是很多朋友就问我,边界到底在哪里?我可以很简单地告诉大家,顾客在哪里,边界就会在哪里。
为什么组织边界要延展到顾客那一端?因为上个世纪的时候,一个企业如果有竞争力,那就是它的定位非常明确、它的边界非常明确、它的决策要非常明确,它所在的产业领域要非常明确。
但是在今天,到了年的时候,所有行业的边界都被打开,所有的行业都会被重新定义,那我们企业也被重新定义。
所以你会发现,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一个企业如果想成功,它就必须是有速度柔性化,能够真正地整合和创新,这是一个成功要素的调整,那么这个调整就使得你组织的边界就要不断地扩展到你能够跟顾客在一起的地方,所以这是第二个原理。
三、成本要从价值角度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