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军学生工作科学管理系列之
科学管理之我见
贵州贵阳王黎军
提出这个学校学生工作“科学管理”的概念,不是因为本人的观点是如何的先进和前卫,实际上,“科学管理”这一概念是非常老的管理学理论体系,他的创始人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
管理学是所有行业通用的,用古典管理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职业教育管理,不是反古,不是保守,更不是创新,是因为我们现实的职业教育管理远远落后于管理学的发展。我们好似在走一条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之路,但是我们可能偏离了真正管理学的自然法则。我们职业学校管理中发现的很多问题,都是违背了管理的基本原理,在自我且无知中,挖空心思搞创新,而不愿意回到管理学基本原理这条轨道上来。
今天,我们提出的科学管理,就是要借鉴以泰勒等管理学先驱们的智慧,帮助我们找到职业学校管理的正道,通过学习和实践科学的管理理论,指导我们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管理问题。
一、为什么要借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工业革命把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带入劳动密集型的机械化大生产,以泰勒为代表的现代管理学由此产生。中国的现代职业教育正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当我们还在纠结是要个性化教育,还是大班制培养时,实际上我们的职业教育已经脱离了作坊式的师徒制,进入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大批量生产的现实。我们仿佛回到的古典管理学产生的时代,如何进行人员大批量的管理,管理学之父泰勒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科学管理的大门。
1、实践性。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从实际出发创建的管理理论。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和伯利恒钢铁公司从事管理实践,他的管理思想很大部分是对这一时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不管是对工人的管理,还是对学生、老师的管理,本质是没有原则上的区别,不同性质的企业虽然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学校也有学校的特殊情况,但是经过无数次证明有效的经典管理理论,也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教育管理实践。
2、科学性。勒把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把传统管理中的感性上升为理性。管理学就是要发现组织活动中的协调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合理地安排业务活动和利用经济资源,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职业学校管理混乱的根源在于,每一个管理者都想把自己的个人经验,强加到管理体系中,随意改变管理规则,这正是科学管理所要反对的。一个上级到来,不论他懂不懂管理,他的个人意识就会强加到管理体系中来,这是我们职业教育过度行政化带来的诟病,这就是管理的不科学性。
3、规范性。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他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用培训来教给工人完成任务的技能,用科学研究来制定标准和规章制度,并据此规定和下达任务,用奖惩等激励机制来保证任务的完成。职业学校的管理体系改革,就是一个逐步规范化、标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突发奇想,不是生搬硬套,是在实践中发现好的方法,使之成为一个标准,然后再要求全员遵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规范的过程。
4、协调性。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常规特征是协调而不是不和。在科学管理中用和平代替斗争,用合作代替争吵和冲突,用向同一方向的努力代替背道而驰,用相互信任代替相互猜疑。没有规范就没有评价标准,也就没有了协调的参照系,学校管理中如果没有规范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冲突就不可避免,意见就很难统一,矛盾就自然产生。不文明的执法和教育过程,只会使管理成为一把枷锁,使人窒息,使人挣扎,想方设法摆脱它,看似听话的表现,也许是一种积怨的积累,一潭死水,也可能一但有机会,就像蚁穴毁长堤,一泻千里。
5、效率性。提高生产效率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才干,使每个人尽他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也许是我们职业学校的过度行政化问题,工作的标准不是效率,也许是不出事,也许是上级高兴,也许是你拿我没办法。对人的考核指标多数与效率无关,科学管理是通过标准化过程形成的管理体系,形成了量化管理的基础,成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从以上泰勒科学管理体系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适合于我们职业教育管理的现实要求。
二、泰勒科学管理中值得借鉴的管理思想
在泰勒科学管理体系中,有几个值得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借鉴的管理思想,我们教师虽然就职于职业学校,但是我们的学生必然要走向社会,进入企业。借鉴企业的管理思想,正是职业教育所要走的必经之路,我们要为学生创建一个更接近企业实际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至关重要。
1、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在泰勒看来,第一流的工人不是智商高的,是适合岗位的,经过科学挑选,并加以培训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我们在学生管理中,往往是选最好的,最受欢迎的,成绩最好的,这脱离了“第一流的工人”的原则。我们也往往以人定岗,而不是以岗定人。我们往往选一个好干部来代替我们,而不是培养了个适合的人。一但我们在选人、用人上失去了科学性,必然增大管理风险,产生人为的管理危机。
2、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泰勒采用科的方法,能够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和作业环境等进行改进,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标准的作业条件。我们如果对每一项工作制定标准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岗位培训,让学生干部掌握某一专业的管理技术,再通过以老带新延续这一管理技术,我们的管理就会长期固定下来形成特色。
3、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泰勒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工资标准。差别计件工资制,如果达到或超过定额加薪奖励;如果没有达到定额减薪警告,如不改进就将被解雇。根据的实际工作表现,把钱给人而不是职位。我们在班主任管理中,这种差额的工资管理,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也为在待遇上拉大班主任与其他教师岗位的差距,提供了理论依据,真正实现多劳多得。
4、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泰勒主张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研究。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拟订计划、发布指示和命令。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执行的职能由工作现场的工人和工长从事,他们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标准工具,从事实际的操作。这种思想给我们学生工作中学生科与班级、班主任与班干部、班委会与学生的工作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工作方法。
5、分工进行细化的职能工长制。在泰勒看来,要找到一个全能型高品质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使工长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还必须把管理的工作再加以细化,使一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我们在学生科、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机构中,如何根据合理分工配备岗位,如何确定岗位职责任用适合的干部,防止出现伪全能型干部和独断型全能干部,这会给管理的稳定性带来未知的风险。只有把责任分担到各个对口岗位,风险也才会随之分散并碎片化。
6、例外原则。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也就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比如有关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学生管理工作科学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分清那些该自己管,那些由下属管理。如果一但常规工作由下属按照标准流程处理了,上级就能把精力用在处理个案、做文化、抓细节上。
我们通过泰勒的科学管理,可以看到,我们职教现在很多管理问题,在管理学的古典管理学阶段就有了定论,我们不需要创新,学习实践就能找到方法。
三、学校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对立与统一
我们在谈到科学管理时,必然要说到人文,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一对矛盾体,强调科学管理,必然要尽量排除情感因素的影响,从客观量化考核的技术层面去发掘管理技术。但是人是有情感的物种,僵硬的制度化管理又是管理公平性和管理层公信力的保障。所以一但我们提倡科学管理,就会有人说这不人性化。一但人性化了,制度体系又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们不妨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看待这个问题。阴阳学说是我们古典的哲学理论,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相互关系和规律。如果科学和人文互为矛盾体,那就是一种阴阳关系。
1、科学性和人文性相互依存。“阴阳相依”理论告诉我们“阴依附于阳,阳依附于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虽是对立关系,但不能偏废。既要有科学性的制度体系,保障基本的管理次序,提高管理效率。也要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人文层次,满足师生的生理生活需求。当有新制度出台时,必然会有对立的意见出来,这不应看成特殊或极端现象,在制度产生时应全方位考虑到各种困难,提前做出预案。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想象管理过程一帆风顺,也不必不记成本地压制负面的意见,把矛盾双方看成是合理的现实去正视它的存在,也不能等没矛盾了才去做事,这是不可能的。
2、科学性和人文性相互对立。“阴阳消长”是说“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在一个瓶子里装入油和水,油多了,水就装得少。管理越科学,考虑人文的因素就会更少。但是只有科学性人又不干了,再好的制度也没人实施。所以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平衡关系。“阴阳消长”还有一种情况是“阳消阴消,阴长阳长”。这就是换小瓶子和大瓶子的关系,如果在一个宽容的环境下,可能就是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双丰收。如果在一种封闭对抗的环境中,可能就是内耗,谁都干不成。所以我们在从事学生管理时,不要以压制某一方作为管理的手段,而要以一种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去管理老师和学生,实现双赢。
3、科学性和人文性相互转化。“阴阳转化”就是“阴阳相易,转相生也”。当阴阳消长达到一定极限时,则以阴阳相易的形式,形成新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不是所有的制度都是合理的,不是合理的制度永远都是对的,随着时间场景的变化,对的可能变成不错的,这就是再合理的方法也需要本地化的问题,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我们更多的只能把别人的制度复制来,而不能把别人附生的文化环境照搬过来。如果你觉得别人的制度非常的好,我们自生的人文环境就可能要做较大的调整,以适应制度的落地,这就是理念的改变。
我们要辩证地看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关系,既不能偏废,也不能无视。科学管理的最佳状态是达到某种平衡的稳态,不是激烈的跷跷板。同时,只有打破某种常规才可能有建立新的体系。
本文之后,我们将推出一系列的学生管理方法案例,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开篇,一方面是认证科学管理应用到我们职业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同时,也是想让大家遵从管理学先驱们的引导,从基础的管理理论中获得灵感,放弃一走登天的幻想,回到学习实践经典管理学理论的轨道上来,让所有的管理人员学习管理学,因为不学管理学而从事管理工作就是不专业。任何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们都能从管理学中找到对应的理论依据,以其花大量时间收集整理成功的个案,不如直接学习和实践管理学理论,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成功管理的捷径。
(未完待续,每周一期,敬请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