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基金
受到国内疫情形势骤然紧张以及海外环境不确定因素持续涌现影响,周一全天A股低开低走,北向资金单边流出.08亿元,科技与消费题材深度回调。
港股下挫则更为严重,截至今日收盘,恒生指数收跌4.97%,全天下挫逾千点,恒生科技指数跌逾10%,科技网络、地产、医药、汽车股跌幅居前。
年港股市场格局以震荡调整为主,不少机构在年底对于年的港股行情充满期待。然而年初至今,港股市场尤其是科技股仍在回调中。港股到底怎么了?如若此时入场,是将难逃后市江河日下,还是把握了绝妙的反攻时点?长城基金港股基金经理曲少杰对于近期港股行情做出了如下研判。
我们认为近期港股持续调整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地缘冲突持续演变
截至今日,俄乌矛盾爆发已超两周,引发了一系列危机和风险,包括港股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巨幅波动,反映出全球对能源危机、债务危机、地缘政治危机和经济回落的担忧,各类大宗商品暴涨,而各国股市大跌。
b.中概股担忧传导
年12月,SEC宣布已通过修正案并出台《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细则。美国时间3月11日,SEC将五家中概股公司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暂定清单,连续三年登上该清单的公司将被禁止上市交易,中概股大跌,港股紧随其后,出现了明显的由于资金出逃导致的踩踏行情。
c.外资离场
回顾一年以来的行情,自年3月以来,港股未平仓沽空值呈上升趋势,年以来已经升至历史高点附近,市场看空情绪浓厚,情绪极度悲观。同时,欧美资金出于全面降低权益仓位的考虑,相应降低港股市场配置,欧美资金大幅撤离。
港股研判:月亏则圆,否极泰来
这一次港股所经历的风险是现象级的:内有行业严监管反垄断、疫情冲击、经济承压,外有战争风波、外资抽离、中概股问责。
目前港股市场出现明显回调,已跌穿年初疫情刚爆发时的低点,逼近年初的低点,也是30年来首次触及月均线长期支撑位。无论从技术指标或回撤幅度来看,港股未来下行空间较为有限,长期配置价值已经凸显。港股的估值已经位于历史底部,资金拥挤度也大大降低,但市场在经历了1年有余的下行周期后还继续杀跌,已经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基本面,而是相对更受到情绪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过度反应,持续杀跌的情况也忽视了两会期间制定的各项积极政策和5.5%的GDP增长目标。我们认为,月亏则圆,否极泰来,目前的港股不论是从估值还是筹码角度都已经具备相当的性价比,或为稳健的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上佳的入场机遇,可以从长期角度 免责声明
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