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了获奖名单,获奖者一共有三位,前两位与中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而第三位获奖者菲利普.迪布维格,却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定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优秀,都能够被别人认可,所以有的时候,千里马和伯乐真的是需要“双向奔赴”,才会更加有意义。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当中,有一位是曾经在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菲利普.迪布维格,他在这里工作了10年,可是在获奖的时候,却与西南财大没有任何关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西南财大痛失诺贝尔奖,虽有遗憾,可是一点都不“冤”!
这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的迪布维格,在年到年,一直都在西南财大工作,但是遗憾的是,他在年被该校解聘了,据说理由是中国大学双一流高校的考核没有通过。
这样的情况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不少网友在看到这样的局面之后,纷纷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已经如此,说再多都没有意义。
有的网友表示,如果能够再多聘请两年,那么在获奖之后,西南财大的名字也会榜上有名的,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如果他一直在西南财大工作,未必能够获得这次的诺贝尔奖。
不管大家怎么说,这位教授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西南财大痛失了这样的一位人才,真的是非常可惜,不得不说,这是西南财大与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一次了!没想到就这样完美得错过了,实在是太遗憾了。
但是笔者却认为,西南财大一点都不冤,因为并不是这位教授主动离职的,而是被动解聘的,就像网友所说的,如果能够继续聘请这位教授,说不定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大家觉得呢?
这位教授在西南财大工作了10年,最后还是被解聘了,想必当时他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沮丧的。
但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样的荣誉也是他人羡慕不来的,所以大学生们也应该从他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帮助自己在低谷的时候快速走出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学生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美好自然会不期而至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遇到像迪布维格教授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明明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可是最后的结果可能还是不尽如人意,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觉得非常沮丧。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结果未必是坏事,有句话说否极泰来,可能在自己看来眼前的生活非常困难,可是当大家迈过眼前这个坎之后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此,笔者希望,学生们如果觉得不如意,也能够坚持下去,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坏事结束之后,好事就会不期而遇!
学生在低谷期时,应该怎样调整心态让自己坚持下去?
尝试换一个环境,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心态
迪布维格教授当时如果被解聘之后,一直留在家里沮丧,相信他也不会获得如今的成就。所以希望各位学生,在遇到人生的低谷期时,可以尝试换一个环境去学习和生活,这样自己的心态也会发生改变,心情自然也会逐渐好转。
心中要常怀希望,努力坚持下去
学生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希望大家可以不要害怕,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心中常怀希望,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取得想要的成就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动力支持大家继续坚持下去,未来才有可能出现转机。
迪布维格教授其实就是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之后,又重新迎来了人生的巅峰,笔者认为,他的经历远比他获奖本身更加值得大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