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一年中白日最短的一天,从此后日照渐长,长夜渐短,阳气渐生。对自然界的人与万物来说,一路朝着光明与温暖前行,当然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所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制订出的节气,又名一阳生、数九、亚岁等。
从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周公将冬至作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至秦,人们一直把冬至当作岁首过,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春节。直到汉武帝时期,采用夏历,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一、冬至不可缺少的两大民间习俗
1、祭祖民俗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所以今天也可为逝去亲人点灯、上香、烧纸钱、超度,让已故亲人去往极乐世界,保佑后代子孙平安喜乐!
2、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代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舅舅消寒之意。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节日冬至的地位便不亚于新年。在文人墨客心里,十分看重这个日子,会在这一天吟诗作赋,让人们在寒冬里过节之际,也能感受到文化韵味的熏陶。
吃食
冬至日吃饺子,称为“捏冻耳朵”。这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保留下来的习俗。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又有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户户吃水饺。”
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两种,分时按学历高低,以示鼓励;同时优先照顾老人。现在在湖南仍有此遗风,他们杀鸡宰猪,把肉阴干享用,有谚语称:“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在四川也有吃羊肉汤的习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都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冬至到,寒意浓,天寒地冻须保暖。冬至已至,新春不远!古代人们认为,冬至这天是个吉祥的日子,预示否极泰来,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来临,意味着春天也不远了,开运女神在这里祝大家冬至快乐,“过冬”幸福!团圆美滿!记得吃饺子,喝肉汤哟!
●一菲非常高兴此处能有各位缘主不断支持,会尽可能的做出更好的文章给大家受益,并藉此良文供养大家清静福根!谨祝各位缘主吉祥如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