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年,对于中国制造业,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它的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中国改革开放的那一年。这一年间,制造业冰火两重天的持续,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制造业文艺复兴的序曲,这些变数都将深刻的影响中国未来50年的发展。
过去了,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笔者应科技部战略发展研究院之邀,在《科技中国》上发表的关于年中国制造业趋势的看法。其实因为习惯了嬉笑怒骂,我很少会去写这么一本正经的文章,但是出于对这个中国智造元年的敬意,笔者决定今天改改风格,扯个严肃点的淡。(好吧,好像还是不怎么严肃,大家请领会精神。。。)
开始说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这五年间,到底发上了什么。因为我们只有理解了历史,才能更好的预测未来。
年我还在自动化行业,其实那时中国制造就已经开始面临严峻的问题,只是当时的4万亿投资以及房地产的火爆,使这些问题没有暴露出来。事实上,从年到年的三年之间,我们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的数量,从27.3万家,减少到了19.5万家,换句话说,这三年间我们倒闭了26%的民营制造企业,这个数字是非常可怕的。
而从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开始退烧,经济开始减速,制造业已经明显感觉到订单开始大幅下滑。到了年,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国制造整体最困难的一年,美联储加息,回收全球流动性,国内房地产企业库存高企,融资环境急剧恶化,大量传统制造企业减产甚至倒闭,我去北方的很多城市考察,发现有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下滑了50%,市长书记都急得团团转。
而另一方面,互联网经济却逆势崛起,千万级、亿级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天猫双十一当天成交额亿,比去年同期增长60%;嘀嘀打车,三年颠覆出租车行业,现在很多地方不用打车软件甚至已经拦不到车了;乐视网的超级电视横空出世,在很短的时间内销量达到了近万台,传统电视机品牌的价格体系被迅速冲垮。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老一代企业家开始热衷于各种互联网转型,去参加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思维培训班、互联网转型论坛,转型已经成了一种口号和潮流,我甚至曾经见过一个安徽的企业家跑到北京泡了一个月车库咖啡学互联网。我自己也去讲过这类课程,可是你说这些披荆斩棘多年的企业家,真的认为互联网思维有多了不起吗?其实未必。我觉得更多的原因是这个积聚了五年的市场变化,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爆发出来,加上一些媒体的渲染和引导,放大了这种变化,导致制造业被打懵了,他们只能牢牢的抓住互联网转型这根救命稻草,希望能够活下来。
而他们所谓的互联网转型,在我看来根本没有真正的互联网精神,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试图多一个渠道卖东西而已。这样的转型无异于鸠摩智用道家的小无相功催动少林招式,表面上威力无穷,实则危害至深。
所以年,将是“中国制造”最困难的一年。我们中国人都讲究否极泰来,所以我认为同样也会是“中国智造”的元年。
下面我就说说我认为年中国制造业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1:“冰火两重天”
年是互联网最疯狂的一年,但是在互联网行业急速发展的背后,乌云也已经在积聚。从年中的股灾之后,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变的谨慎,而互联网行业的价值已经被严重高估,烧钱模式无法为继,今年内多家互联网公司的战略合并都证实了这一点。
多数风险投资机构都降低了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节奏和预期,转而重新开始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