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眼中的欧洲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十年来企业盈利水平零增长、与美国企业三十五年来最大估值差、四十三年来最差的复苏步伐…欧洲在不断刷新记录的同时也令投资者对其退避三舍。不过在瑞银看来,最坏的时刻恰恰可能意味着最佳的介入机会。

瑞银最新报告介绍了当下欧洲经济和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艰难时刻,多项指标都刷新了“下限”。不过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瑞银认为简单的数据解读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欧洲的真实情况。

瑞银首先指出,金融危机和QE令十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与欧洲银行股息之间的差值扩大至6%,创四十年新高水平。而最近公布的意大利银行业坏账情况意味着欧洲银行业PE已经回到年的水平,这将导致差值进一步走阔。

不过瑞也表示,从好的方面看,欧洲银行整体的资本水平已经是危机前水平的四倍,这使得银行的韧性得到了增强。再考虑到坏账计提的规模和银行营收的差异化,任何通胀前景的改善都会利好欧洲银行业,利空德债收益率。

在盈利问题上,下图展示了年以来的盈利周期变化。欧洲企业盈利水平复苏速度为43年新低,过去十年盈利增速为零。尽管有投资者将其归咎于金融公司,但是实际上他们的盈利水平整体要好于危机前,而一些和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相关的企业则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IBES也持有相对悲观的看法。图6显示了其对欧洲年EPS增长的看法——创下了历史第二低的预期水平。IBES还预计欧洲企业营收增长未来10年内将会有9年出现下滑。

图7则是年以来EPS预期的变化。瑞银认为,考虑到通胀有回归的可能,IBES可能有些过度悲观了。毕竟年大宗商品和油价走低导致欧洲企业利润被抹去了10%。

下图则显示了欧美企业的盈利水平差距创下42年峰值——这主要是由于欧洲方面在应对危机和重振复苏上相对迟缓的动作。不过瑞银指出,在欧洲“触底”之后,这种差距有望收窄。

欧洲企业/美国企业的CAPE水平位于35年低点。估值差异主要是由于欧洲方面盈利水平欠佳。类似的,在美国方面盈利见顶的情况下,未来情况可能出现转变。

瑞银最后总结称:

尽管市场总是认为在欧洲尚未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情况下,欧美之间的差距很难收窄。但是考虑到欧洲本身的周期性因素,即便欧洲重演日本十年无增长的历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盈利增长会有所起色。

年欧洲整体的PE水平为15倍略高于平均水平的14倍,但是股息率3.8%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3.1%。

长期以来欧洲市场的表现滞后于美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上述图表和数据究竟是机会还是警示,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重要的是,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在最近一轮QE和疲软的一季度业绩公布之后,投资者似乎决定离开欧洲,至少ETF是那样显示的。不过记住,真理总是在少数人手中……

赞赏

长按







































白颠风是怎么引起的
白颠疯早期证状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ly/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