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middot泰来关于疾病与

白衣·泰来Day3

和平村纪实

1

25

??腊八过后的第一天,我们在早上八点集合出发去往和平村。这次的旅途似乎要比昨天短一些,路况却相对颠簸。

??一进村委会的大门,两侧墙上贴着的贫困户情况映入眼帘,正对面的是详细的扶贫政策介绍。短暂休息后,我们像昨天一样,带上药箱和春联,分成两组拜访探望当地贫困户。

和平村的故事

从不绝望

赵奶奶一家是我们拜访的第二户人家。我们见到她的时候,今年正好70岁的赵奶奶和她18岁的孙子正坐在炕上。她和其他老奶奶没什么不同,却看起来更加精神,头发银白但梳得整整齐齐,衣服不新但是熨熨贴贴。

聊天中我们才知道,赵奶奶患了眼疾,患了13年。赵奶奶说:“我以前眼神一直挺好的,05年看不清了,去检查得了青光眼,医院做了手术。”但是手术效果并不理想,“做之后跟之前没区别,现在也啥都看不清。”她不仅认不出进了屋子的都是谁,在和我们聊天中,赵奶奶都没有发现她的孙子下了床到了其他房间,还在冲着另外半边空床喊着:“你去把你爸叫回来!”同时,赵奶奶也有胃疾——胃黏膜脱落,平日里只能吃些流食,喝上一碗半粥。

赵奶奶一家四口人,她和她的大儿子、儿媳和大孙子。她的老伴前些年因为烟雾病(一种脑血管闭塞性病)去世了。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病,原因不明。而他46岁的大儿子也在去年因为烟雾病在鬼门关走一遭,“大儿子住了10天院,在ICU呆了整整7天才熬过来。”问起他大儿子现在的情况,她说:“一年前在养病根本动都不能动,现在好多了,能出去一瘸一拐地慢慢溜达溜达了,但要他扫个地都不太利索。”她的孙子现在在县里上中专,学电梯维修,学费生活费都是家里一笔不小的开支。

家里还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也只有她的儿媳,她加入了村里的一支10人的互助队,一起帮助一些没有儿女照看的孤寡老人,比如第一户的朱大爷。

赵奶奶一家有十几亩地,前些年一直种苞米,收成都不是很好。现在,一家人更是没法种地,就把地都租出去了,因为有些地不是水田,一年也就能租出去两千多元。而剩余的部分都靠低保、养老保险等各类补助,才可以勉强度日。

访谈快结束时,她的儿媳回来了。言语之中,感觉不到他们有多么绝望有多么难过,反而,在如此绝境中却感受到了一种乐观与坚韧,感受到了身为儿女的孝顺,感受到这个家庭的和睦与温馨。但,对他们来说最困难的是“没有办法照顾老人”。赵奶奶的左边眉毛上有一道依然红肿的伤口,那是赵奶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摸着墙壁走路时摔的。儿媳说:“为了防止婆婆摔跤,家里的陈设一直没有变过,但还是摔着了,而家里根本没有人在家。”说到这里的时候,儿媳的眼泪、奶奶的眼泪再也忍不下来,如果万一摔得再严重一点,对于这个家庭而言可能就是真的不幸。

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坚持并不难,但真正让人伤心的是彼此不能一直照顾彼此、一直陪伴在身边。赵奶奶一家确实生活艰难,屋外冻着的苞米堆得有如一座小山般高,但是这种绝望却从来没有在他们家里肆虐,而互相扶持、成为彼此的依靠正温暖着这冬日的小屋。等到再过段时间,大孙子出去实习工作了,他也可以成为家里另一支顶梁柱,撑起这个家庭的半边天。

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相信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片天,从不绝望,这种精神将我们一行人也深深感染。走出他们的屋子,迎着阳光,不管未来有多少恐惧有多少未知,我们也都不会害怕,再苦再累也都不会轻言放弃,因为我们也都希望彼此可以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生活的晴天霹雳

我们进入于家大娘的院子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子里的十几头羊,跟着大娘走进家里,屋中用瓷砖地装修,布置十分整洁干净,与我们之前走访的贫困户的家有很大的不同。

大娘今年70岁,连上老伴儿、儿子、儿媳、孙子,一家五口人,可以说是三代同堂、幸福美满。大娘一家人很能干,一家人包了一百多亩地又养了羊,是全村条件较好的一户。周村医和同路的郑主任说道咱村里朴实勤劳的老百姓,基本都能过着温饱的生活。这样的朴实和勤劳的农民本性,可以说让我们触动、也让人们羡慕。

谈起家里这几年的经济开支,老人回忆起年时儿媳妇发现患了卵巢癌,医院做了手术,家里的存款就花费了不少。然而就在几前,老伴又发现罹患胃肠癌,去了哈尔滨化疗。这几场突如其来的大病给本来殷实的家庭带来了接二连三的沉重的打击。我们到达时,老伴儿和儿子、媳妇儿都还在哈尔滨。之前老伴儿结束了胃切除后一直在喝营养粉剂,最近即将结束第一期的化疗。一家两个癌症病人,已经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我们问道大娘的身体状况时,大娘同时还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情况又让我们鼻头酸涩。大娘的身体也还要不间断地用药,这些药品的花费也没办法得到有效地报销。这些经济上的负担,让我们都倍感沉重。

“没有健康体检的意识,有病也都扛着”,大娘谈到老伴儿的身体状况时,流露出一些惋惜。郑主任也提到,在“因病致贫”后,政策上的补助不可能完全解决贫困的问题,真正重要的是要通过教育提高当地人的医疗卫生意识。因病致贫导致家庭的命运的重大转变,这是当地淳朴农民们致贫的主要原因。怎样帮助到这样的家庭、更好地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坦然面对未来

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于贵和的家里,院子里的狗吠叫着,有些狭小的炕上坐了三位老人。于大爷今年已经74岁了,长期有脑梗,他的叔叔和他同住,患有食道癌,老人家看起来身体却很硬朗,挺直了腰板让我们坐。据于贵和说,每年他们的用药花销是左右,一般都会去县里药铺买,但买药都得自己花钱;住院可以报销,但只能报销45%。而关于体检的问题,他们一般都不会去体检。他们认为,体检不会检查出什么大问题,如果生小病,就去找村医开药,平时也不会主动去找村医;如果生大病,医院进行治疗。

临走之前,于贵和的叔叔一直在问我们关于食道癌、胃内容物反流如何恢复。在他的脸上,没有对于癌症的恐惧,只有积极面对疾病的态度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这种乐观的精神感染了我们,也激励着我们微笑面对未来的一切挑战,无所畏惧。

刘阿姨的笑容与泪光

刘阿姨家是我们来到的第三户人家。刚来时家中还没有人,过了两分钟,不远处来了一位面带笑容的热情的阿姨,招呼我们赶快进屋暖和暖和。刘阿姨家不大,但收拾的十分干净整洁,地面是刚刚打扫的。来到里屋,坐在暖和的炕上,我们拿出准备好的小药箱送给刘阿姨,便开始了接下来的交谈。

刘阿姨家有一个正在上初二的女儿,还有老人需要照顾。我们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病人”,当我们疑惑地问家中是否有需要照顾的病人时,刘阿姨狡黠地笑道:“就是我呗。”刘阿姨得的是一种粒细胞的综合症。

去年,刘阿姨短时间内瘦了20多斤,甚至被人怀疑她是不是在疯狂减肥。出于疑惑,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的白细胞高出正常人的一百多倍。她随后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治疗初期,刘阿姨需要用进口药,半个月光买药就要花一万二,再加之受市场影响,去年种地收益不好,甚至没有收回本钱,家里的境况就变得更艰难。后来,刘阿姨感觉自己的身体好一些了,就改用国产药来减轻家里负担,但每年仍然要花好几万来买药,并且每三医院做复查。这时,刘阿姨的丈夫回来了。刘阿姨告诉我们家里有十来亩地,又包了一些土地,以前刘阿姨也是家中的劳动力,现在刘阿姨不能干农活,家里的收入只靠丈夫一人。说到这里,刘阿姨的眼里泛起了泪光,她自责自己生病而成了家里的负担,要是不生这场病该多好。

最后,刘阿姨满怀期待地对我们说:“学医好啊,真希望你们将来能想出办法让我不再吃药了。说实话,药这个东西,我真是吃够了。”

刘阿姨那一直带着的笑容和最后眼角的泪光,体现出疾病虽然带给人折磨和煎熬,却没有带走人对生活的希望和笑对苦难的坚强。同时,我们一行人愈发感到学医之路漫漫,须“上下而求索”,以探索新的方法让饱受疾病折磨的人们摆脱求医问药的绝望路途。

久病成医

我们一行人首先来到了朱爷爷家,小屋内虽然仅有一张矮床但也还暖和清洁。家中只有朱爷爷一人,听闻我们皆是医学生,朱爷爷开始给我们讲述他与老伴的几年来与病魔斗争的艰苦经历。

“我老伴她直肠癌,17年12月走的。”提起刚刚过世的老伴,朱爷爷的眼神转向窗外。在这不平凡的年中,朱奶奶手术不断,朱爷爷自己也经历了一场胃切除手术,虽然最终顺利挺过了手术,但为了照顾朱奶奶,直到现在朱爷爷医院进行腹膜缝合。同时在这一年中,患有脑梗和腰间盘突出的朱爷爷也不得不逐渐接过生活的重担,“我种不了地,行动不方便,但这炉子不能不烧啊,饭也不能不吃啊,我就一个人。”

一年来,爷爷家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拮据,已经失去种地能力的朱爷爷没办法承担近年来种地收入的巨大波动,只得将家中的15亩地早早租出。而每年仅元的地租收入必然不能满足看病时的巨额开销,所幸爱心卡的报销制度为爷爷送来了苦寒冬日中的一丝阳光。“可报销的部分还是占大部分,不能报销的也还可以负担吧”,朱爷爷缓缓的说到。

队员们随后拿出药箱,拿到药箱,朱爷爷起身感叹道,“我这一身都是病啊”,他并没有打开药箱,简单看过药后,笑到:“常用药啊,没事没事,我这常年得吃药,只要不是英文说明我知道怎么用。”

朱爷爷坚持将我们送出家门,挥手道别,咳嗽了几声缓缓走入家门。朱爷爷家门上并没有贴上我们红火的拜年春联,家人的过世使朱爷爷很抱歉的回绝了我们贴春联的提议。屋外炊烟升起,朱爷爷独身的生活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半天走下来,我们看到了在困境中乐观坚守的温暖家庭,也对泰来县因病致贫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慢性病,如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始终是困扰着贫困人群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慢性病用药耗费巨大的问题,仍然是政府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

走访卫生院

从和平村出来,我们拜访了泰来县的两家卫生院——宏升卫生院和克利卫生院。

医院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一致,两家乡镇卫生院的基础医疗设施都比较完善,已经具备常规检查(DR、心电图、B超、大生化、血常规、尿常规)能力。

在宏升卫生院我们了解到超声波等仪器的使用频次和费用。从院方提供的资料来看,使用超声波等仪器进行一次检查的价格在80元左右,而原价中的大部分费用已由新农合报销;从频次来看,这些仪器可以说是真正地做到了物尽其用,服务于广大村镇群众。

克利卫生院则给我们提供了详细的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协议、送药上门、上门体检等服务的记录,同时桌上还有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健康档案袋,一些常见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都用不同颜色的贴纸在档案袋角标出,档案袋按村摆好,一目了然。

通过这些记录,我们一方面了解到当地群众的基本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也为镇卫生所的细致工作所感动。我们看到,卫生所为每一户签约家庭医生的慢性病患者都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每一位村民的身体情况也都记录在案并有定期的复查。

非常一致的是,两家卫生所都贴有大幅宣传报详细叙述了针对于贫困户、低保户的优惠政策。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于精准扶贫,尤其是因病致贫这部分家庭的重视。

走访本地企业

??午饭过后,我们先是来到了泰来当地的创新企业——泰来县绿洲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坚持用放心粮食结合先进的生物加工技术生产优质的粗粮产品。

目前公司的发展正在走上正途,产品销路正逐渐打开,甚至在过年期间连续生产也供不应求。

走访作家协会

随后我们来到了居民委员会作家协会,受到县作家协会主席李齐军的热情招待。李主席带我们参观了作家协会的民俗博物馆。馆中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民俗物品,比如伪满时期的铁路刊物,比如红皮的毛主席语录……

??随后泰来县著名的书法家迟培恒当场泼墨送给了我们几幅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

??一个个结构匀称风格飘逸的大字代表了这位书法大家对我们的祝福和期望。

走访护理院

带上迟先生的墨宝,我们来到了县里的护理院。在护理院的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护理院的基本设施。县护理院的环境清幽雅致,适合老人的生活。院里为老年人在楼顶设置了一片活动场地。五楼小会议室外面我们看到了为老人精心设计的活动。四楼设有活动室和棋牌室

(队员们对活动室里的设施非常感兴趣,并在活动室玩耍了很长时间,给了活动室很高的评价)。院里的标准间干净而温暖,有独立的卫生间,无论是床头还是卫生间内都有呼叫器,让老人们的生活有全面的保障。

观看水兵舞

??晚饭过后我们欣赏了泰来县舞蹈团的水兵舞表演。观赏时我们惊叹于舞蹈队员准确的节奏感和美妙的舞步。

而郁翰扬同学则代表了我们全队表演了一段鬼步舞,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现场气氛随后被推向高潮。

第三天的体验结束,我们不仅对当地的医疗扶贫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更近距离的体验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对“走基层”有了全新的体验。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白衣乡路,等你







































卡泊三醇软膏价格是多少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ly/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