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对话而立斋荒年与丰年智慧与

编者按:

感谢大家的关爱,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介绍犹太、基督教文化,其目的是学习他人的文化,用来借鉴。以此来完善我们中国当代的人文秩序,而不能单纯拿来主义,不然非南橘北枳,水土不服不可。我们近邻日本,早年经明治维新,成为一等一的强国,更是喊出脱亚入欧的理想。着西服,行西礼,不过语言,习俗却仍是亚洲儒家文化圈的内容,骨子里,还是亚洲人,虽为海洋文明,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文化,作为善于学习民族,也确实取得惊人成就,但是,文化基因岂非几件西服可以改变的!今日有到日本之人,常感叹有亲近感,茶道、香道,这些儒家文化特有的现象,还要去日本挖掘。可见,文化对于民族之重要!难怪有人说,征服一个民族并非占有土地,而是消灭文字,消灭文化!在农历新春之际,我们再次呼吁,在此盛世,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发掘华夏特有的人文秩序,文化大繁荣正当其时!

在农历丁酉年到来之际,首先和《锦绣对话》栏目的伙伴们一同向大家拜个晚年,恭祝各位读者新春快乐,阖家幸福,身体康健,事业有成!

上一篇我们谈及以色列的发展,在荒漠无水之地,开出了一片绿洲,固然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文化使然,引起很多共鸣。于文化而言,无法脱离具体的时间,空间来认识——若不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甚至优胜劣汰,总是产生不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类文化瑰宝!文化也是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的成长史,在人类历史中,海洋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孕育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更是理解不同民族的最好的途径,欧洲人的理性,美洲人的奔放,亚洲人的内敛,非洲人的热情,总是在文化中找到源头,没有文化就谈不上民族,没有文化更谈不上发展。当然,文化有交流,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民族文化,或特定的大文化圈一定是在特定条件中孕育出来的,有其必然性!

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考究,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思想、流传经典、民风民俗以及伦理道德。回到我们的主题,来继续说说约瑟吧,这位倒霉的老幺,也曾彩衣着身风光过,靠着解梦的特长,教训兄弟,指点江山,不亦说乎。可惜是风光太过,反引起弟兄嫉妒,被卖作奴隶,流落埃及,正所谓,人倒霉起来,喝水也塞牙。这好不容易在法老近臣家里得到喘息,却被主母看上,暗送秋波,此时,约瑟却学得柳下惠,坐怀不乱,但这主母诱惑不成反倒打一耙,遇到糊涂主人,身陷囹圄,这人生是没有指望了。狱中遇到法老酿酒官和御厨,约瑟拿出看家本领为他们解梦,原指望他们出去后,念着这点情分拉他一把,不曾想到,这两人一旦离开监狱,就把可怜的约瑟忘至脑后。约瑟的前半生至此一个段落。

当然,作为极其优秀的文学作品,约瑟事迹到此也算跌宕起伏了,无论从技巧,故事编排而言,都是上乘的文学作品了。但是,《圣经》不仅仅是在讲故事,反映的是犹太人的世界观,也就是文学背后的人生哲理。这一点和西方文化中,认为所有事物最终归溯到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按照现代《圣经》研究以及犹太民族史,早期犹太人是由松散的部落联盟组成的,也就是族群雏形。因为根据现代考古研究,真正作为族群提到圣经希伯来人约在公元前15世纪晚期到公元前14世纪的反映迦南社会与文化的书信中,一个被称为希伯奴人的族群屡次出现,他们居无定所,处于社会边缘,对迦南的本土城邦和埃及在迦南的统治构成了挑战。当然不能简单将希伯奴人和现代意义的犹太民族划等号,但是,他们的一些特点却是能让我们了解犹太族群的特征。希伯奴人更类似于游民阶级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这一族群并非单有血缘衍生的“自然共同体”,而是拟血缘的,主观构建的“想象共同体”。如此就能解释,圣经中的神圣家族对于犹太文化的重要性了。也能理解,兄弟之间不断争竞,分分合合的寓意。因为作为族群的以色列人,是在经济、生态、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构建自我、建立族群身份的产物。我们可以把以色列民族理解成一个混合民族,这个民族特征是建立在共同文化、信仰之上的。如此也能理解,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宗教习俗,法律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了。

我们继续看否极泰来的约瑟吧。终于,两年又过去了,法老做了怪梦,无人能解!此时酿酒官终于想起了当年在监狱中的难兄难弟约瑟。约瑟被带出监狱,见了法老,约瑟指出,法老的梦预示着国运——将有七个丰年,随后有七个荒年,法老早做准备吧!进而提出,法老,在丰年的时候把埃及全地五分之一的粮食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根据约瑟以往解梦的灵验程度,法老以为好,直接任命约瑟为宰相,加官进爵,还为他娶了妻子,时来运转了。七个丰年一过,七个荒年接踵而至,整个近东地区只有埃及有粮食,此时,约瑟的家乡,巴勒斯坦的饥荒也十分严重,约瑟的父亲雅各便叫他的儿子,除了年幼的便雅悯外,前往埃及买粮食。

他们到了埃及,来到约瑟面前,由于几十年未曾谋面,一开始并没有认出约瑟。但是,约瑟却马上认出他们,并且回忆起儿时与众兄弟的往事,特别是想起了那个让所有家人向他跪拜的梦。此时的约瑟,想必会非常感慨这几十年来所发生的一切,也悔恨自己当时的年少轻狂为后来那些坎坷与不幸种下了恶果。约瑟询问自己的父母,族人和自己那些兄弟的生活情况。在听几个兄弟汇报家庭情况时,约瑟会时常忍不住到幕后哭泣。毕竟几十年了,终于有一天能见到自己的家人并且得知自己家人的信息,这让一个孤独在异乡,经历磨难的约瑟而言,五味杂陈!

但约瑟并没有马上与自己的几个兄弟相认,也没有立即为自己之前的不幸去报复他们。而是作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举动。听完他们报告家庭的状况后,约瑟却突然指认他的那些兄弟是奸细,坚决要他们留下一人作人质,然后把便雅悯带来,以证实他们的话。约瑟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这么做势必是有其用意的。

约瑟的父亲雅各本不想让最小的儿子便雅悯前去,想着以前自己的小儿子约瑟‘惨死在’野外,如果自己现在的小儿子再出事,雅各怕是经不起新的打击。但由于埃及的官长早已定下条件,雅各也只好容许便雅悯与他们同去。兄弟几人再次到了埃及,约瑟的仆人便把他们带往屋子里,并把之前留作人质的西缅交还给他们,还为他们摆设筵席。

直到这时候,约瑟揭开了自己的身份,并且他对自己的兄弟讲述着几十年所他所经历的一切,言谈中约瑟丝毫没有想要报复的心态,言语中更是表达了自己能与兄弟团聚的喜悦。约瑟的几个兄弟们却各个胆战心惊,无比悔恨当年对约瑟所做的一切。约瑟最终选择的是宽恕他兄弟的过错。后来,约瑟安排兄长把父亲雅各接来;为他们预备车辆,以及路上用的食物。雅各来到尼罗河时,约瑟出来迎接他,这样,他们一家人再次重聚。当父亲雅各亲眼看到‘死亡’多年的小儿子

在这个兄弟团聚的感人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宽恕所能带来的美好。宽恕给约瑟和兄弟们带来了内心的平静和团聚的喜乐。试想,如果约瑟选择的是报复,那便会产生一个家庭悲剧,不仅父亲雅各会痛心,约瑟兄弟的其他族人会以此为借口向约瑟复仇,这就陷入了无限恶性循环。宽恕是犹太伦理道德中的一个重要理念。犹太人这一宽恕的伦理道德理念通过宗教形式传承下来,进而延续到之后的基督教文化中。仅在《创世纪》中,几乎每一代犹太先祖故事中不断突出宽恕这一主题,比如以扫宽恕雅各,等等。在犹太基督教语境中,宽恕是以爱为原则。没有爱,人是不太可能做到宽恕。约瑟能宽恕他兄弟,也是由于他对自己兄弟有着家人之爱。人类纷争不断,仇恨只能加剧纷争,并不利于族群的团结与进步。犹太先人通过智慧发现唯有宽恕,才能停止不断仇恨与纷争的恶性循环。现今的我们仍旧需要去好好学习这一伟大的智慧。当然,通过约瑟,犹太人进入埃及,我们站在一个更大的文化视角去看犹太人对上帝的认识究竟为何,请听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而立斋,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他们中间有教会的神职人员、基督徒、研究基督教的学者、作家。希望通过各自的视角,将基督教,这一人类历史上重要而又独特的宗教文化介绍给大家。)

“收集碎片时间,认知我们自己”

“锦绣路上工作室”期待您的赐稿。

投稿邮箱:jinxiuroad

.







































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ly/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