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减肥热销货ldquo翻车rd

“一个月暴瘦20斤”

“吃这种药,躺着都能瘦”

想要快速瘦身的你

有没有为这些

网红减肥神药

心动过呢?

违规减肥产品的危害

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近日,上海海关工作人员在一架来自泰国曼谷的航班旅客行李中发现,其中一箱药品和曾经查获过的违禁药品——泰国网红减肥药“DC”十分相似。经鉴定,在药品中检出含“地西泮”成分共粒,含“芬特明”成分共粒。“地西泮”“芬特明”均属于我国严格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过量服用会产生心悸、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健康。

央视财经的一则新闻

再次提醒人们要警惕

所谓的网红减肥产品

之前小康康也曾揭露过“西布曲明”的黑历史

其实除了“西布曲明”

“芬特明”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曾经就有过相关的真实案例:女孩林曦(化名)因对自己的身材感到焦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网红博主的分享帖,共花费余元,从代购那里购买了两个疗程(约两个月)的泰国DC减肥药。

服药初期,林曦(化名)就产生了口干、嘴里发苦、腹泻等症状,后来逐渐演变为失眠、浑身无力,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因继续服用该减肥药,林曦(化名)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在服药期间还经常出现身心疲惫、暴躁、心情低落等状况。做了相关检查之后,林曦(化名)被诊断出抑郁症转双相情感障碍,无法继续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必须接受长期的治疗。

经相关部门调查,所谓具有众多“减肥成功案例”的泰国DC减肥药,含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安非拉酮与芬特明。这两种成分都有抑制食欲、兴奋中枢的作用。长期服用,会让人产生依赖,并且损害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泰国网红减肥药”事件

一次次警示我们

减肥,绝对不能以健康为代价

所以,赶紧了解下

常见不良减肥产品的真面目

千万不要再中招啦

!

号称抑制食欲,实际影响神经系统

含有安非拉酮、芬特明以及西布曲明等成分的减肥产品都属于抑制食欲类。这类产品通过影响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向大脑发出“我不饿、吃饱了”的假信号,从而抑制食欲。但这类药物大多禁止在我国生产和销售,可见危害之大。

!

号称吃不胖,实际抑制营养

这类药物会把人体应该摄入的营养全部屏蔽掉。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导致营养不良,老减肥人都知道,营养不良会降低基础代谢,反而让减肥难上加难。

!

号称能排毒,实际是泻药

排毒类减肥产品很常见,这类减肥产品的主要成分大多含有番泻叶、决明子等腹泻成分。所谓的“排毒功效”,只不过是让你不停地拉肚子。而且排出去的大多是水分和电解质,并不会真正达到减肥的效果。

!

号称减脂,实际是利尿剂

这类减肥产品和排毒类产品原理相似,通过在减肥药中加入利尿剂,让你频繁上厕所。其实,排出去的大多只是水分,喝几口水,体重就补回来了。

上海市消保委又出动打假了

竟然又是一款网红减肥食物中枪

标签上所有数据统统低标了

揭开华丽包装下的增肥真相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号称全麦面包销售额第一的某知名低脂全麦欧包送往专业机构检测发现,其碳水化合物的实测值是标注值的%,实测热量值是标识值的%,蛋白质实测值是标示值的%,钠的实测值是标示值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低标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还会影响减肥人的减肥计划。毕竟生活中已经潜伏着很多的隐藏热量了。

早在BBC的《关于减肥的十件事》纪录片中就曾揭露残酷现实:你每天吃下去的食物中,其实会少算近50%的热量!那这50%的热量到底从何而来?

除了被以上这些

产品名的障眼法欺骗外

下面这些同样也是

容易被忽视的热量

//伪健康营养食物

很多你以为“健康营养”的食物,实际的热量却很高。比如为了增加口感,加入大量的油和添加剂是商家们的一贯套路。举例,1盒脱水蔬菜的热量约有大卡,这相当于39个番茄的热量;而1份非油炸爆米花有大卡,相当于3根鲜玉米的热量。

//经常被忽略的调味料

调料中的热量很容易被减肥小白们所忽略。虽然水果蔬菜的热量大多比较低,但是如果加入沙拉酱、花生酱,减肥餐可就妥妥变成增肥餐了。除此之外,老干妈、芝麻酱的热量也比较

高。

//3分糖饮品照样让你胖

一些小伙伴偏爱喝饮料、奶茶解暑、解渴,甚至一天下来能喝好几杯奶茶。但奶茶是名副其实的高热量饮品,即使选择少糖,里面的奶和配料也足以让你摄入过多热量。

如何有效控制热量摄入

避免那些潜伏在

我们生活中的隐形肥胖风险呢?

//尽量自己做饭

为了增加口感,外卖中难免会加入大量的油、盐,一不小心热量就超标了。自己做饭不仅可以控制热量的摄入,还更卫生和健康。

//养成看食品标签的习惯

超市中几乎每个产品上都会有产品标签。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xxs/13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