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过许多的佛寺道观,看虔诚的信徒焚香膜拜,而那些转经或磕长头的藏民给我更深的感动,那样绵绵不休的举动让我感觉出一种滴水穿石的韧性,体会信仰的美丽!
登到塔上看到拉卜楞寺全貌。河对岸的山上是晒佛台,可以更大范围的俯瞰拉卜楞寺的全貌,可是已近黄昏,温度骤降,就没有去。开心的伙伴们!来到这里咋能不品尝这里的美食呢?!况且通过饮食,了解一个新城市,是比较高效的一种方式,可谓是一举两得(既有效又解馋)。当晚,我和伙伴们来到了地陪小林子推荐,极具当地特色的藏餐厅-夏河的更桑曲珍藏餐吧。这家餐厅装潢很具有民族特色,富丽堂皇中透着淡淡的民族神秘感。小林子给我们点了几道特色菜品:酥油茶、手抓羊肉、香炸羊排、糍粑、自制羊肉肠、羊肉汤包、蕨麻米饭等。。。我不善肉,尝了几样还是感觉味道比较厚重,可了解本地口味的司机师傅告诉我们,藏民习惯将牛羊肉煮成七成熟,还能见到血水,这样的肉才好吃、有嚼劲。我感兴趣的还是炒青稞面做糍粑,非常香,让人有点上瘾。糍粑是藏族的主食,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这种食物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怀揣木碗、腰束“唐古”(糍粑口袋),饿了,从口袋里抓把糍粑吃,用不着生火做饭,有时,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糍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那真的是喷香可口,如果再来碗酥油茶就更完美了!7月24日早上8点从桑珠酒店出发,目的地是扎尕那。8点半左右经过桑科湿地公园,景色非常漂亮,而且是不收门票。蓝天、白云、绿草、镜水,完全就是一幅画!就算不是平整的草地,也没有觉得突兀,反而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明亮、干净美丽的张姐这一抹红,恰好给这如画的风景增加了点韵味......不同的角度拍出的景都不一样,度,度度都是景!微微的波澜......马儿,马儿,你感受到了吗?乌云儿也觊觎这美景,铺天盖地的来了,想占为己有!可是,美景不为所动,依然散发着它的魅力,因为它是属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马儿埋首,微风吹拂,水波微漾,别样的安静......眼前一亮世界静得就只有咀嚼声......和谐感谢邓哥、伍姐、真真姐、帅姐、张老师、希希、晨鹏的大片,真切的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呵!从兰州南-临夏附近,马路两边总能经常看到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可一到夏河开始,经幡就代替了清真寺,马路两边、草原上出现了各种摆放形式的经幡。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布料有五种颜色,蓝、白红、绿、综黄,分别代表蓝天、白云、火、水、土,而且也得按照这种顺序排列,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是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经幡随风而舞,每舞动一下,就是在诵经一次,就是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大约下午4点钟左右到了扎尕那,住在了满屋都是松香味的农家。景区门票大概是30元。扎尕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这里地形复杂,前一分钟还是艳阳高照,后一秒钟就变天了,可再过一会儿又云开雾散。不信?看那照片就知道了!这里是考验摄影师技术的地方。哈哈,甩掉烦恼,甩掉不开心,尽情的玩耍吧!隆重推出甘南游小队旗手,平时尽躲着不照单人相,除非拿着旗。今天骑上马,稀少的让照了张纪念照。开心??抱着狗狗的藏族儿童。狗在藏族家庭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7.25日早上8点出发,中午近12点到达若尔盖草原-花湖,门票75元。若尔盖草原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若尔盖地区土地以沼泽居多,土壤长期泡在水中,温度较低。若尔盖是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物种。若尔盖草原在长征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夏秋还是秋夏?到了这,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只想好好呆在这,什么都不想......开阔天空任我飞,傲然留下一串精彩......如此的简单,却又如此的让人沉迷水离不开云,云离不开水.....多么的逍遥自在简单、安静,却让人燃烧,这就是花湖,寂寞如此妖娆的花湖。亘古不变的小木亭子,沧桑的木船,长长的栈道,大片的湖水,大片的天空,水云之间纠缠的云彩,如此的简单,却永远让人一见倾心,别无选择。下午3点从花湖出发,5点多到达黄河九曲第一湾,门票。考虑到海拔,我们乘自动扶梯上山,然后再走木栈下山。这是世界上第一座高海拔观光自动扶梯,号称“天下第一梯”。共计14台,总长米,垂直高度米。到了塔顶上,这里海拔近米,都是来探夕阳的人们,有利位置已经被不同的“大炮”占据了。九曲黄河第一湾是以一种大度的姿态、平和的心态表现了黄河“宁静致远”的阴柔之美,不同于壶口瀑布的“灵动飞扬”豪迈。远景!登高远眺,但见黄白争流,风姿绰约、款款而来,蜿蜒而去,似哈达,似玉带,似长龙,从天之尽头飘然而来。
草连水,水连天,苍苍茫茫,两条河流优雅别致,像一对情侣,携手走向天边,令人胸襟为之开阔。阳光下清澈的河流水势平缓,绿草蓝天,壮观的景致,让你对人和自然有新的感悟,使人顿生膜拜之感!黄河折北而逝......落霞与孤鸿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簇簇帐篷,缕缕炊烟,牧歌声声,骏马驰骋,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夕阳一点点变红朝山边落下去,整个河谷笼罩在了一片金黄之中。黄河边的鱼??是极其美味的!早上8点从唐克出发,9点左右就到了瓦切塔林,这里有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的塔林。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新旧交叠,甚是壮观。经幡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因此挂起来的经幡都不可以人为的拆除和清理,只能任其风吹日晒,慢慢的风化而去。据说瓦切的塔林有座,双鹿和法轮是藏传佛教寺庙的标志。塔林不仅是藏民心中的圣地,也是他们心灵的归宿,更是他们灵魂的支柱。在藏传佛教中,“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在甘南的日子里,我总是看到藏民在转:转庙、转山、转白塔、转玛尼堆。。。,大多数时候,他们的步子很急,快快的从我们身边经过,嘴里念着六字箴言,声音近乎呢喃,转的方向一定是顺时针。每个转经筒的下面或旁边有木柄,人们的手不直接接触转经筒,经年累月,那些木柄被触摸得异常光滑而圆润。在极其简单的环境下在做佛像的藏民,而且都是无偿的、自愿的!当时负责解说的一位憎人告诉我们,佛塔的塔顶全部都是纯金打造的,耗用几百公斤黄金,金子的来源都是藏民捐献。
虽然甘南当地的藏族牧民基本上都是百万身价(按牦牛和羊的数量计),但生活极其简单,他们把除了生活必须之外的大部分金钱都捐给了寺庙,去换取心中的宁静和愉悦(能换到吗?不知道......)这让习惯于“物质”生活的我们很难理解,这是怎样的执着信仰让人们如此心甘情愿呢?
月亮??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境内,是红原风景区的一处景观。因昨天我们参观了花湖,它和花湖有相同点但又不如花湖漂亮,所以我们就没重复参观。从月亮??湾出发去阿坝的路上,路边有一条小河水清见底,善解人意的王师傅就把车靠边一停,大家下车跑向河边,像孩童般的就玩起了水仗,于是就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全员打水漂比赛的回忆。随心所欲,自得一乐!路上,经过一位牧民的允许,我们进入他的领地,深深的体会到,为什么牧民的胸怀像草原般宽广!此时海拔为多米,如果不太剧烈运动,还是感觉很舒畅!路在脚下,景在身边!今天行程比较多,再加上有经验的司机师傅打听到有路段因修路会临时不通,于是早上6点半就出发了。路上遇到大群大群的牦牛批着长长的毛,缓缓地行走着,见我们的车子就停下来,睁着无辜的大眼睛一看就是半天,一点都不怕人。它们成群结队不慌不忙,悠哉悠哉地慢慢的穿过马路,这一头牛就上万元,司机自然不敢招惹,只有乖乖的停下来,等着这群移动财产散步离开。??
上午9点半左右就到了年宝玉则。这里相传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又称果洛山,备受推崇。年保主峰海拔米,终年积雪,有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高原冰川。这里的气候变化是最无常的,一天中都会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体验骤雪来骤雨去的高山气候特征。今天,我们就体验到了,后面就会看到。。。神山年宝玉则,以其重峦叠嶂、雪岭泛银,严冬打雷,盛夏飞雪,风吹石岭,月明星灿而闻名,它的神奇、险峻和它隐藏着无数神秘、自然景观永远令探险家们心驰神往。从年宝玉则景区正门进入顺栈道走,看到的第一座湖-仙女湖。漫野的高原野花,色彩瑰丽,风中摇曳,于一碧如洗的蓝天相接,阳光明亮照耀下,让人心气飘然释怀。
水天一色,水面上渺无人烟,远处矗立横垣的大山,被刹那白云的笼罩下,显得宁静而神秘。湖边飞舞的经幡、飘落的纸钱、静静的玛尼堆、袅袅的香火......全是信仰的符号。仙女湖中不时会有成团的鱼儿跃出水面,这叫“裸鲤”,藏民把它视为水葬产生的精灵,不准吃,还会用喷香的糍粑投喂它们。这里有藏族同胞最后的归宿地-水葬台。认真拍照美景的喇嘛跨水过河,乌云已经笼过头顶。和仙女湖完全不一样的画风。犬牙交错的山峦,雪白的积雪使山峦泛出银色的光芒,纵使柔柔绿草的抚慰,也掩盖不了它的“高冷”。这是同伴跋山涉水、从仙女湖徒步3个多小时拍到的妖女湖的美片!没有亲身穿越一次,是我此次行程的一大遗憾!能看到不一样的妖女湖!神山+妖女湖仙女湖的水是蓝色的,而妖女湖的水是绿色的。美景眷念,从妖女湖返回的途中伙伴就遭遇了猝不及防的恶劣天气:狂风大作、雨水加冰雹。怕意外,伙伴花高价骑马返回。早上7点出发,到下午3点半左右才到郎木寺。(出来玩就是玩的体力,看美景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的名字。一条“白龙江”,宽不足2米的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的北岸和南岸各有一座寺,分别属甘肃省碌曲县和四川省若尔盖县所管辖,合称郎木寺。这座小镇不大,居住着汗、藏、回三个民族几千户居民,有几条街道,但商业氛围挺浓。大门紧闭的清真寺和热闹的喇嘛寺院,就两街斜斜相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进入寺院,可爱的藏族小姑娘热情的和我们打着招呼。在这里,乡民和寺庙混居,协调而合理。我们沿江而行,寻找纳摩峡谷。金顶红墙、银顶白墙,在夕阳下都熠熠生辉,逆光下却庄严而神秘!在格尔底寺院,由导游带着我们近距离瞻仰了多年仍栩栩如生的五世格尔登活佛的肉身灵体,据说什么防腐措施都没做。对面的帽儿山顶那就有全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天葬台。蓝天白云,众生芸芸,最后终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藏人的天葬习俗,恐怖又让人敬畏,他们的躯体来源于自然的恩赐,离开时自然要还于这世间,做其最后的善举。听看过的人说,会有强烈的不适感,于是打住。不过,如果多呆几天,也许会鼓起勇气去感受一下。比起“仙女洞”口的“镇邪朵帮”和石壁上的经文,我们还是更喜欢峡谷里可爱的小精灵,它们学名叫“旱獭”,只要有吃的,根本就不认生。不论是默默的回望,还是蹒跚的脚步,都因心中有神。据说要清洗,不能直接在河水里,而是要把水引出旁边用,否则就是玷污圣水,被喇嘛或藏民看见会被视为不敬。格尔底寺院背后的大峡谷全长30公里,是徒步、登山的天堂。这次我们没有准备,只是沿着“白龙江”进入了峡谷,看着很窄的一条山路,忽然廓然开朗,大家留下了难忘的瞬间。碰见两个10岁左右很称职的小导游。暑假期间,俩人结伴勤工俭学,家长还交代每天一定金额的任务。寺庙里有座喇嘛学校。下课了,海拔0米的喇嘛旷野运动会开始了,小喇嘛们开心蹦跳、玩耍嬉闹、推拉扯拽、童趣盎然,看的人无不开怀。当然,故作深沉的小喇嘛也是有的。辩经林夕阳下庄严而神秘的格尔底寺院(现统称郎木寺)今天早上7点出发,8点就到了尕海湖。尕海湖藏语称为“姜托措钦”,意为“高寒湖”,甘南碌曲县境内,是高原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尕的意思就是小,是一个不怎么有名的湖泊,但是远看还是非常漂亮的!一条栈道连贯两边,两个观景台可以鸟瞰整个湖面。
远处的青山躺在白云?的怀中,柔得像绸缎一般,泛着亮丽的绿光,眼睛掉进去就再也拔不出来......镜湖相映,错落有致,竟是那么完美!草原鼠伉俪世代生活在尕海草原的藏族牧人,信仰佛教,奉守不杀生的信条,视珍禽莊临为吉祥,尤其把鹤类看成是神仙的化身,是祥瑞和美的象征,从不惊扰它们。鹤掠微波,鱼翔浅底,如画风景,让人流连忘返。远处青山连绵行,湖中倒影水纵横。美,是一瞬间,是一种心情。下午三点半到达兰州,再次端起兰州拉面时,感觉说不出的亲切。晚上8点40的火车至次日早晨7点安全到达北京,至此前后10天的甘南行就此结束。总结:这次甘南之旅是又一次不同以往的旅行,蓝天、白云、镜水、辽阔的草原、艳丽的颜色、不同的饮食、多变的气候、漫长的旅程、纯朴的民俗,更震撼于全民虔诚的信教......同时结识了一批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兄弟姐妹们。有收获也有一些遗憾:因小帅哥的一次小“闯祸”,错失了深入仙女湖-妖女湖的穿越,和同伴们一起被暴雨淋被冰雹砸的经历;少了个天葬台现场感受。通过这次经历,小帅哥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勇敢、坚强、独立,慎而言行和敢作敢当也都不是虚拟名词了!我喜欢旅行,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抛开偏见和误解,感受从未见过的景物。在旅行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让心灵得到富足。我喜欢旅行,在行走中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所有在你生命中出现的人们,在旅行中忘记过去的悲伤,找到快乐,感悟人生。
旅行也是自由的自我的,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旅行也会历经磨难,让我更加珍惜当下。
把自己的照片、经历拿出来与人分享,让我们找到心灵上的美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