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第一章节的小伙伴,相信对《道德经》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也大概理解了老子所提出的“道”。今天,我们接着来看第二章,第二章内容可谓是相当的精彩,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什么是美,美有了统一固定的标准,这件事最终将会变为不好的事情。同样,知道了什么行为是善良的表现,最终,这件事也会变得不好。
例: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
《墨子·兼爱中》中提到,楚王喜爱腰细的苗条大臣,宫中人为了讨楚王喜欢节食减肥,以至于有饿死者。爱细腰在当时成为了美的标准,宫中,民间纷纷效仿,这种美最终造就了不美好的结局。
例:整形标准
前几年,微整形成为了一种时尚。在大家心目中,似乎也确定了五官的长相什么才是美,于是兴起了一波微整形的风潮。于是,变有了后面的千篇一律的长相,有了人们口中的整形脸。
美与恶,善与不善。在相互转化,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事物都有两面性,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当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便是物极必反。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和无,是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有和无相互生成,难与易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对共存,音和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伴随。
例:寒门多贵子,富门多败儿
故无谓幸与不幸,苦难也许是把双刃剑。经历过的人,内心会变得更加坚韧,懂得珍惜。万事万物都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转化。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句讲的是“圣人”之行,圣人明白了道,明白了顺应事物发展的大道,以无所求的心态,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别人,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世人,让万物得以发展而不拒绝它们。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
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公元年1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千古诗篇的南宋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赴死,英勇就义。在被抓的天中,元许诺给予高官厚禄,他是有机会存货下来的。他不会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但是,他用他的行动,已经给出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不居功,人们却把他牢牢记住。
结语: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物的两面性,以及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那些人生中的苦难,必定会成为人生的宝藏。规范自己的言行,顺应事物的发展,“以德服人”,你将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