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明媚的阳光是否唤起了你读书的欲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读了些嘞~~
刘元生
生命的跃升尼克·连恩
推荐指数:☆☆☆☆
《生命的跃升》介绍了地球数十亿年生命演化过程中的十个重要发明,包括了生命的起源、DNA、光合作用、复杂细胞、性、运动、视觉、热血、意识,最后是死亡。这本书是生命的史诗,每一个演化的发明都具有独特的历程。作者介绍了目前为止人类对这些生命现象的理解以及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描述了这些发明如何在进化中得以实现,是一步步地顺理成章的形成呢,还是有着惊险的一跃。例如眼睛的结构虽然复杂,有着视网膜、晶状体等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由进化而来的神奇结构。但眼睛最初可能起源于生活在深海的黑烟热泉口的脊盲虾,它们的背上有两片大皮瓣,类似于视网膜,能感知热泉口发出的微弱的光,使他们即能够发现热泉口,又不至于离得太近被煮熟。视网膜中感光细胞的源头则可能是能做光合作用的藻类的叶绿体。一些生物的晶状体由方解石晶体构成,主流的晶状体则是由众多生物体内常见的一些蛋白组成。研究发现一种原始的无脊椎动物—海鞘—的幼虫具有原始的神经系统和原始的眼睛,眼睛上没有晶状体,但是它的大脑里却有完好的晶体蛋白,脊椎动物很可能演化出了调节开关,把脑中的晶状体转移到眼睛上。这些演化过程在漫长的时空中完成,因此本书也是自然的赞歌,让人们无比的惊叹大自然的创造,人类身上每一个细胞都体现了自然的神力。
从《生命的跃升》当中我们不仅能收获一些化学、生物、物理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了解科学家对这些生命现象起源的探索过程。一切的发现都是在重重迷雾中摸索,充满的曲折和失败。比如人们对有性繁殖在复杂生命形式中普遍存在现象的认识就经历了很长时间。达尔文最早认识到有性繁殖的好处是杂种优势:两个无血缘关系的父母生出的后代更健康,但不明其中机理。在基因和减数分裂被发现后,人们才知道性的本质在于以随机的方式重新组合基因。随后的生物学家大都重视性对种群的好处,性能够选出更好的突变并在种群中扩散。但是性最早被发明的时候,如果要在种群中扩散开,必须对个体也有利。20世纪80年代生物学家比尔.汉密尔顿提出,因为寄生虫演化速度非常快,能在分子级尺度适应宿主的身体,有性生殖使父代的寄生虫不会立即适应子代的身体,增加了子代的生存几率。关于性的理论不断涌现,有些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失宠后又以更复杂的形式出现。人类知识识的演化过程跟生物演化一样,通过不断的突变和重组达到极致的精巧。
衰老和死亡也是生命演化的伟大发明,尽管看起来对个体不利。迄今为止对衰老和死亡的原因没有确切的答案。如果一些老年病的发病时间足够晚,保证生物的繁殖,自然选择无法淘汰疾病基因。衰老和死亡与性成熟的时间和自由基的调节也有关联。尽管科技的进步可以帮助我们一定程度上对抗衰老和死亡,但我们大概永远不能永生。在死亡面前,无论何人,几乎是平等的。
温萌蕃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斯图尔特·戴蒙德
推荐指数:☆☆☆☆
这本书主要是将沃顿商学院谈判课程上的内容写下来,旨在启发读者怎样在一场谈判中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还让对方心服口服。文章的开头以级沃顿商学院的学生的真实案例展开,他用一颦一笑,以及恰当的措辞说服了机长成功地登上了本已延误的飞机。让你不得不感叹会说话会交际真的太重要了!谈判其实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人与人的交往,交流其实就是小小的谈判。如何表达,怎样表达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肯定真的值得我们仔细学习。相信读了这本书会让你明白表达的艺术和言语的魅力所在。
全书都围绕着谈判的六个技巧展开:第一,要沉着冷静,感情用事只会毁掉谈判;第二,准备充分,哪怕只有5秒钟的时间,也要整理好思路;第三,找出决策者,在一开头的案例中,决策者就是机长,所以不要再登机口工作人员身上浪费时间;第四,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计较是非对错。就像上面无论是转乘航班延误还是转乘航班应该为没有提前通知而承担责任,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你的目标是登上飞机;第五,进行人际沟通。因为在谈判中,人几乎是决定一切的因素;第六,承认对方的地位和权力,看重他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方很可能利用他们的职权帮助你实现目标。从来没想过谈判中会有这么多隐含的技巧,但他们其实在每一次谈判和交际中实际存在。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如果你想谈判得顺利并且赢得人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谈判中一味强调你的利益所在你和想得到什么,而是把别人的利益也摆在同等的位置,让对方觉得他的地位在你心里也举足轻重。就像成功的企业家从来不吝啬员工的福利,员工也就甘愿为其“当牛做马”。所以双赢往往比自利更具价值。
菜根谭洪应明
推荐指数:☆☆☆
如果说上面那本书更具有实用性,适合处外,那这本书更具审美性,适于修内。“中国处世第一书”的名号不是空有噱头,短小精悍,蕴含着深,往往长篇大论才能解释明白的处世之道,一词一句也可恰到好处,又如唐诗三百首,字字珠玑却能一针见血,让我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语言的深邃。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修身第一,应酬第二,评议第三,闲适第四,概论第五”,这是一个从内到外从而兼修内外的过程。文言文虽细细琢磨才能勉强读懂,但读懂之后就能领会到其中深意。所以这本书更适于心无旁骛,心如止水时慢慢研读。
王轩
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松本清张
推荐指数:☆☆☆
十万分之一的偶然松本清张
推荐指数:☆☆☆
最近读了两本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还有一本《富士山禁恋》没有读完,下个月再推荐。由于是推理小说,所以就不介绍内容了。读起来的总体感觉,很像东野圭吾的小说,都是那种对于推理并不是十分看重,更重要的是刻画犯罪者的心理以及通过案件来反映社会问题的。后来查了一下,果然东野圭吾受作者的影响比较大。就刻画心理以及反映社会问题上,两书还是做得不错的,打分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推理方面不太强,尤其是第一本感觉有一个bug,所以没有打很高分。
连城诀金庸
推荐指数:☆☆☆☆
这本书总体感觉就是……太黑暗了,把人性的贪婪、人性的恶展露的淋漓极致。其实金庸的很多小说,都有这样的情节,比如张无忌被朱长岭那一干人骗,以及笑傲江湖后面的一部分等等。但是像《连城诀》这样非常直接,非常露骨,而且全篇从头到尾都是这样内容的还是第一次见。父子、父女、兄弟、师徒、夫妻等等一切关系皆是虚假,皆不可信,心灵脆弱者慎读。
原本以为金庸小说里面最惨的女性是岳灵珊,读了这本之后觉得戚芳也不差,唉,小师妹怎么都这么倒霉。
杨丽
苏东坡传林语堂
推荐指数:☆☆☆☆☆
想当一个扫地僧,在子瞻落脚过的每一个寺院。
想做一名侍童,为东坡和佛印传递每一篇诗文。
想躬耕东坡,想遍游西湖,黄州惠州儋州都想走过。
斯人已去,这月,这江,这木,这情,却在千古。想和每一位苏学爱好者,读先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是《临江仙》中临江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泥鸿爪寄余生悲欢;“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饱经拂逆也没有尖酸刻薄;“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上有个身影自嘲不合时宜……有人说苏轼像歌德,不不不,他不是歌德,不是李白,不是白居易,他就是苏轼。
以前遇事,就会读李白,读到“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读到“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就觉得自己是谪仙人,是老神仙,人世凡尘什么的,走!后来年岁渐长,终于不敢想自己是老神仙了,心情不好,就读苏轼。“诗酒趁年华”是他;“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他;“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惟有泪千行”是他;“西北望,射天狼”是他……才真正明白,我就是个凡人,是个俗人,但我也可以学会“人不知而不愠”,学会“沧海一声笑”。
文史大家喜欢他,那种真实的喜欢就是,提起这个人,嘴角不自觉上扬的弧度,像叶嘉莹,余光中,康震,冷成金提起他时的样子。但子瞻,也是个凡人,“八方吹不动,一屁打过江”,和我们真像,平日里悟过很多大道理,自以为看透了人事种种,还是会为了一点小事兵荒马乱。
看到有人这样评价:“李白和苏轼是不一样的。虽然世人评价他们一个是豪放洒脱一个是潇洒飘逸,听着都差不多。李白是: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你们都是大傻逼,我是神仙谁敢拦我,我要月亮,还我月亮!苏轼是:行吧,你们爱说说吧。啊什么又要贬官?成吧!这有好吃的!开心!我要发明新菜啦!李白不属于人间,苏轼自始至终都在人间。”
嘿,你说这哥儿们……
喻歆然
素履之往木心
推荐指数:☆☆☆☆☆
面对这样的书是有不知如何下嘴介绍的无奈,干脆就像所有的大型捕猎动物一样叼到诸位面前吧……
我是认真的,没别的推荐的话了,不看会后悔的。
所以丢一点句子上来,凑个字!
浪子回头,浪子把头都浪掉了,怎么个回法。
人格化的上帝不可信,世界秩序可探索而无从信。
少年青年个个是艺术家的坯、诗人的料、英雄豪杰的种。
那口唇美得已是一个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D·H劳伦斯
推荐指数:☆☆☆☆☆
遇见小说讲情节是糟糕的,硬生生剧透一堆儿出来。是本好书,就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吧。
这本书是劳伦斯的最后一本小说,也是社会争议最大的一本。由于其中大胆的情欲场景描写被英国图书审查协会禁了三十年之久。解禁之日人们纷纷叹,这本书如果因为色情被禁止,真是对其他所有部分的莫大侮辱了。
然后,那种方面的场景其实还好啦。真不知道英国人是曾经有多么保守,摇头摇头。
故事的情节性不算强,所以不要指望着推进会造就drama无比的段落。女主角聪明极了,同丈夫的对话一段一段掉书袋,而这男主角的形象也丰满,所有配角都生动。
查泰来夫人在偷情里思考爱情,思考男人和女人要求的爱,思考身体的契合,思考放纵,思考契合。她同丈夫在外散步的聊天精准而狠毒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毫无说教感,字字句句逻辑清晰。而整个小镇在工业里的改变甚至是预见性的勾勒了其后英国的工业发展与牺牲。
而周末去到了诺丁汉,刚好是故事发生的地方。傍晚看着湖泊和光秃但枝干都能被冠以茂密二字的树木,夕阳向着不可见的西边进发。突然回归了。要对自然敬畏和热爱,同时放弃了在未来用人物行为描述花朵的想法啦。
这句极喜欢。
“我就是忍受不了那班经营这世界的人们的呓语和摆臭架子的无耻。这便是我不能上进的缘故,我恨金钱的无耻行为,我恨阶级的无耻行为,在这种世界里,我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献给一个女子?”杨良松
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约翰·斯卡尔齐
推荐指数:☆☆☆☆☆
月初SpaceX的FalconHeavy火箭发射,举世瞩目,或许有生之年真的能够看到人类踏上火星,甚至建立殖民地。简直无法想象,以往在科幻小说里看到的东西居然真的可能在我们这代人成为现实,感谢Musk。而这可能也是科幻小说的魅力吧,知宇宙之无穷,明白真正的星辰大海所在。发射的电动跑车Roadster上有阿西莫夫的名著《基地》,还有《银河系漫游指南》那句名言DontPanic,可见一斑。
其实看科幻小说很晚,估计近五年才有涉猎,但确实喜欢。以前读过的,阿西莫夫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海伯利安四本,还有克拉克的几本。银河系漫游指南翻了一下,没有特别喜欢。银河英雄传说太长了,似乎看了一遍,印象不是很深。当然还有著名的三体,印象挺深,但感觉,离最好的作品还是有差距。最喜欢的,还是海伯利安,尤其是前两册。与朋友和同学们讨论,发现还有不少不错的科幻小说,基本上都有电子版,于是二月份读了几本,再补补课。
春节前后读了7本,约翰·斯卡尔齐的三部曲《来自十二个星球的敌人》、《幽灵舰队》和《消失的殖民星球》,还有《星际迷航:红衫》;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戏》与《死者代言人》;弗诺·文奇的《深渊上的火》。
斯卡尔齐的“老人战争”三部曲之前不是很了解,随手找到一本就开始读,最开始读的是《消失的殖民星球》,其实是三部曲的结尾,但还是比较有意思。再回头去读前两本,也都不错。之所以叫老人战争,因为书中人类的士兵都是地球上的老人,75岁之后再进入太空,换上一副全新的身体,将原有的记忆和意识转入新的身体。若真可如此多好,灵魂可不灭。只是不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这有多大的可能性。此外,书中的士兵大脑中还有一个生物计算机,“脑伴”,能用意识交流。而特种部队的士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外形,更好地适应太空生活,这个设想也更合理一些。相对而言,海伯利安里人类和驱逐者(外形进化了适应太空的人类)由于进化路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的设定似乎没那么合理。
书中的核心是人类与其他外星智慧生命的冲突,或许以后真的会成为现实。《安德的游戏》三部曲的核心也是如此,人类与其他外星智慧生命之间如何相处?第一本《安德的游戏》是人类与虫族之间,而第二本《死者代言人》是人类与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智慧生命猪仔之间,也包含人类与虫族之间。但其实无论是斯卡尔齐的三部曲,还是安德的游戏,最后,人类都要与外星文明实现和平,而不是黑暗森林“体系里面,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这似乎才是正常的情形。
总的来说这三部曲都不错,作者文笔不错,挺幽默的,值得一读。当然有些设定似乎比较奇怪,比如技术极度发达的康苏人。不过想想文奇《深渊上的火》那个世界观,里面的天人之类,作者还不算离谱了。
还读了斯卡尔齐的《星际迷航:红衫》,没有特别的感觉,很像前段时间看的黑镜里面的一集,一堆人活在另一个人的游戏里。小说大意就是一只舰队上的船员发现船员死亡率特别高,命运特别惨,而这个命运跟若干年前的一部电视剧的剧情简直一样。只好穿越回去更改剧情。。。感觉有点扯了。安德的游戏奥森·斯科特·卡德
推荐指数:☆☆☆☆☆
《安德的游戏》很有名,之前还听人讲过,但印象依旧不深。也是三部曲,《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与《安德的影子》,但只读了前两本,不太想看第三本呢。第一步核心是安德的成长,各种折磨,简直就是游戏通关。以前看电影的时候还很不解,为何是小孩子来做指挥官,书中有一定解释,但这还是挺颠覆的。之前听隔壁吴老师讲过,但还是觉得不合逻辑。而且为何要这么残忍。。。第二部也还行吧,设定了非常奇怪的一种外星生命,猪仔。人类在第一部的对手虫族也是非常奇怪,不过作为Starcraft的狂热粉丝,还好理解一点。但往往都是因为差异巨大,沟通不畅而产生误解,甚至导致虫族灭族,也导致了安德在第二部里的任务。第二部还有第四个种族,AI,但其智能程度,似乎没有那么出神入化。不过,真要有一个很聪明的电脑随身带着,也是很好。AI真是科幻小说里的常客呀,但在三个作者这里,似乎AI都还不错,没有Terminator或Matrix。
深渊上的火弗诺·文奇
推荐指数:☆☆☆☆☆
看到好几位朋友推荐《深渊上的火》,说里面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观,于是找了读了。书很长,但非常曲折,让人必须得一步步深入下去,所以确实还是比较吸引人。但里面的世界观确实有点奇怪,什么爬行界,飞跃界,界区之类的,各个界区彼此分割,但不是很明白背后的逻辑。对了,地球就在爬行界里面。故事的一个主要场地是一个狗狗组成的中世纪世界。总的来说还是不错。这书有前传《天渊》,评价更高。但后传似乎评价一般。
总的来说,都蛮不错,应该看看,所谓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而科幻是我们想象星空的重要途径。我们的传统里面,科幻之类的不能说没有,但还是太少了。而且读科幻,再看SpaceX,我们与别人的差距真的不小。这一期的荐书也该和大家saygoodbye啦~~~如果觉得意犹未尽或者有什么好书要和大家分享,欢迎和小编联系哦~~~
在此也附上前三期荐书的链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
一月读书
杨树林的二〇一七年十二月读书
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