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板块是否可以否极泰来

科技股越来越疯狂,整个市场形成了一致预期国家意志,科技自主可控,经济转型……当市场预期高度一致,那么押注一致预期的价格必然极其昂贵。无论是投资角度还是投机角度,当前要新开仓位,还是要从大众不报预期的板块着手为好。5G,云计算,芯片,物联网,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现在随便找个人都知道是今年的“投资主线”,呵呵。反而,环保板块还处于过去两年来的底部徘徊。(本文构思于2月底,最近环保板块已经开始上涨)我们来看环保行业现状环保行业在经历PPP过度扩张和去杠杆泡沫破裂的冲击后,已经经历了两年多的下跌,当前行业基本面、估值和机构持仓比例都处在历史的低点。图:两年来环保板块大幅度跑输指数图:估值处于历史最低点图:基金持仓处于历史最低位市场为什么如此嫌弃环保板块?首要原因是基本面的恶化:环保行业向来有“政策——空间——订单——业绩”的投资逻辑链。环保企业也通常被分为两种经营模式:一是投资驱动工程利润的工程类企业;二是投资驱动运营利润的运营类企业。前几年随着PPP模式兴起后表现较为抢眼的是投资驱动工程利润模式的工程型企业。而该模式的特点是需要垫资且回款周期长,高度依赖投资性现金流流出的快速增长来支持利润表的增长,其经营性现金流极度依赖于客户(主要是地方政府)的回款速度。这类公司随着投资的加大,风险也在不断积累,随着去杠杆带来的泡沫破裂,新的投资性现金流无法跟上而之前的投资无法及时回收,工程类企业经历了一段时间资金链空前紧张的局面。资金链紧张导致债务快速膨胀,环保板块主要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从年末增长到56%。部分环保企业在18年濒临破产:如东方园林。年前三季度,环保上市公司的业绩总体表现不及预期,净利润负增长的公司占比达49.02%,亏损面将近五成。其次,增长前景被质疑:由于经济转型带来的影响,经济风险的控制力在加强,税收收入下降同时政府也在主动降税(年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年计划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能够自由支配的财政收入变少,能够用于环境支付的部分就更少。部分城市已经出现寅吃卯粮的现象。最后,环保的生意模式不符合近两年资本市场的偏好:“价值投资"过去两年大行其道,主流机构都喜欢大谈生意模式,环保公司应收账款高,现金流奇差,客户是政府,这每一条都可以判死刑。基于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认为,市场对环保板块的负面思考已经较为充分。但环保板块未来有什么可能的正面呈现?第一、财政政策可能加大对环保的投资力度(已开始呈现)节后面对疫情对经济可能的冲击,消费和出口今年面临极大的压力,市场已经开始预期新旧基建齐上,投资拉动GDP越来越明确。环保作为“补短板”的一环,投资力度预期也不小。在提出长江、黄河等流域大保护战略后,这方面治理将在今年展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特点是大投资、大工程,且有利于国计民生。第二、融资改善开始兑现(已开始呈现)融资改善体现在三点:1、利率今年大概率下行;2、上市公司增发新规落地,“大订单—再融资”逻辑再将重回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tq/8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