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烟花三月,在雨雾迷蒙的天气,怀揣着蠢蠢欲动的心和对田园徽州的向往,因先锋而集结的一行人带着各自的情结和期待,相伴启程。
大巴的玻璃窗外,风景和方向变化着节奏,玻璃窗上雨滴顺随风势,视线渐渐模糊。颠簸摇晃中窗外开始隐现出灿烂的色彩,雨雾也遮挡不住,像是讯号般将人从倦意里唤醒,不远处连绵着未知的山。天色已晚,光影渐暗,抵达的时候田野村庄一片宁静,下车整理好行装,环视四周,看到了暮色中云门塔的轮廓,碧山到了。
顾不得休息,大家踏着青石板向碧山书局进发。狭窄的巷弄,转角亮光处,“看呐,这就是牛圈咖啡馆!”“呀,书局到了!”人群中传来欢欣的声音。
碧山书局曾无数次出现在照片里、屏幕中,关于书局的种种也多次听人提及,早早提前做好了功课,等着时机,这次终于能够一探究竟。
牛圈可以改造成咖啡馆?光是“牛圈咖啡馆”这个名字就足够令人称奇。咖啡馆外的杂草和青苔仍在,而嵌在黄泥墙里的书告诉我们,这里有着如泥土般淳朴的乡村文化。
牛圈咖啡馆依“篱”而建,顶部的木质廊柱有着架空的效果,青砖旧瓦,室内家具和陈设选用村庄的老物件,别具一格。与牛圈咖啡馆毗邻的就是书局,书局所在之处是清嘉庆年间修造的汪氏祠堂。书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祠堂的原始风貌,进门是一个敞亮的天井,迎面是一长条石几,花木盆景搁置其上,贴墙放置的大书架上满是当地的人文和历史书籍。
伸手可触的尽是古朴,抬眼所见的皆是端庄。旧时岁月的痕迹像时光穿梭机,让人遐想连篇。此时的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香气,与雨雾中自然的乡间青草气息一同扑面而来,屋檐上的雨水沿着倾斜的屋顶滴答下落,刚驻足便被吸引。
随后,此次旅程的第一场读诗会在书局展开。舟车劳顿也按耐不住激动之心,大家接连自发上台,以诗为媒自我介绍。有姑娘只身从西安赶来,有爱侣从宁波汇合至此,只为赴这次寻找自己的读诗旅程。碧山的第一晚,是雨夜,衷肠,和真情。
夜深人静的乡间路是什么样?暮色笼罩的村庄是什么样?等不及天明,伙伴们分别结伴在黑夜里探寻,热情的乡亲为我们指路,参观一户一户村民的家。有些住宅稍作改造便成了各式民宿,瞥眼之间尽是惊叹,只恨不能长久停留,细细感受。
第二日的清晨,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的,是碧山的花香和鸟鸣。伸个懒腰,推开窗放眼望去,远处群山巍峨,烟雾缭绕,有人早早就起了,沿着乡村的小路晨跑,也有人三五结伴去近距离感受田野的芬芳。在泰来农庄用过早饭后,我们开启了一段穿梭在青砖黛瓦间的旅程。
来接待我们的是汪寿昌老先生,他是土生土长的碧山人,同时也是先锋书店碧山书局的一位员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汪老师”。行程起点依然是碧山书局,白天的书局在天井投射下来的光线里显得更加宽阔敞亮,经历过前一晚雨水的滋润,整个空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青苔味,和书香、咖啡香缠绕在一起,沁人心脾。
踏出书局的门槛,一群人簇拥着汪老师向恩园出发。恩园是老钱在碧山的家,设计均出自他本人,保留了原有的家具和徽派风格,又加入现代元素,大色块的撞击和红木雕花大床的融合别有一番风味。大家纷纷表示愿意留下做碧山书局的义工,因为恩园目前承担着员工宿舍的功能,如此美好的一幢房子,谁不想住上十天半个月呢。
“去后山看油菜花喽!”不知是谁的一声招呼,引起了众人响应,踏着青石板铺成的小道,跟着汪老师的步伐迈向后山。小道的两边均是村民的独栋私宅,时不时会有三两只小狗、独来独往的猫咪从脚边跑过,戴着老花镜坐在家门口看书的大爷、溪水边择菜的大婶都成了镜头下的风景,乡村生活的悠闲自在对城市人来说,显得多么珍贵。
当成片成片、黄澄明亮、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出现在眼前时,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情绪瞬间蔓延至每一个人。大家撒欢儿奔向花丛,仅用眼睛看已然不够,能做的只有用光圈复制这一切。“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忽然有人吟出这句诗来,是啊,美人配美景,相得益彰。
临近中午,大家分批去往几户村民家中享用午餐。早有耳闻碧山村的农家菜是真真儿好吃,待佳肴一件一件端上桌时,当美味一筷一筷放入嘴,乡村的气息瞬间在口中迸发,那是一种比期待还要多上几十倍的惊喜!春笋、鲜鸭、野菜、鸭蛋、鳜鱼、咸肉、嫩藕在最简单朴素的做法下展现出了最原始的滋味,就连最普通的蒸红薯都比别处的要更加软糯鲜甜。
下午的重头戏必然是老钱的感恩分享会,为了这一天,老钱不知准备了多久。碧山书局早已布置妥当,门口也贴上了用毛笔书写的海报,老钱、汪老师、DJ吴继宏、南大王祥和大家相对而坐,开始一场有关先锋传奇的故事会,也是先锋创业发展历程的分享会。在人群的注视下,老钱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和先锋、和碧山的情结与故事,他成为一位心怀乡村、心系传统的“碧山新村民”,他将用他有力而温暖的双手,把书籍和文化带进碧山村,带给这里的每一个人。是的,老钱的思想,永远都在路上飞驰。
晚上原汁原味的黄梅戏表演,以及地球一小时星空诗会也令人目不暇接。村里人几乎都来了,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过年。老人们在舞台上面表演,一招一式很是到位,娃娃们在舞台下面张望,兴致来了也会跟着比划几下;而设置在碧山书局的星空诗会,则是挖掘出了众多“诗霸”,平时温柔寡言的姑娘,对起诗来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啧啧称赞。
活动结束后有人提议去狗窝酒吧小酌,在未到碧山之时,就对这家开在乡村里的时尚小酒吧有所耳闻,也一直怀抱期待。一行人打着手电唱着歌,结伴走在干净宽阔的乡间路上,忽然抬头望天,无数颗闪烁的星子密密麻麻铺在夜空中,北斗七星稳稳地悬挂在前方,如此夜色,已有多年不见。
狗窝酒吧是一幢二层楼的建筑,现代化的装修风格让人恍惚间以为置身于闹市。据说它30年前是碧山村民汪友利的婚房,20年前还是包子铺,10年前友利搬了新家,沉睡了10年,如今才又作为碧山村的一个酒吧重新亮相。
先锋骏惠书屋店长思楠提议将诗歌进行到底,于是便有了纪念海子的《山楂树》、重庆话版的《再别康桥》、英文版的泰戈尔《飞鸟集》......热情好客的年轻酒吧老板额外附赠的冰淇淋为这场以酒会友的诗会添了几分疯狂,平日生活的烦忧,工作的不顺,感情的缺失,统统抛之脑后。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多年以后,你我是否还能清晰记起?
前两日远远观望的云门塔,当走到它脚下时,才发现是如此高耸;鼎鼎有名的猪栏酒吧与何府酒店再现了辉煌时期碧山大户人家的奢华;诗人北岛的突然降临将此次活动推向了最高潮!欢歌、笑语、诗情、画意,远方的客人啊,不知不觉将心魂留在了这里。
三天的时间可以发生什么?它不长不短,却恰好可以将我们与碧山村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融合在一起。当离别的时刻到来时,只想再看一眼这里的景色,再深吸一口这里的空气,再向这里的人说声珍重。汪老师登上大巴车与我们一一握手道别,他的双手温暖有力,“谢谢你们,谢谢,谢谢,一路顺风。”他的声音却略带颤抖,“我们还会再来碧山看您!”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这是发自肺腑的承诺,也是对碧山村、对汪老师最诚挚的敬意。
不舍啊,如梦如幻的碧山!怀念啊,淳朴热情的乡亲!因为你们,我们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本文图片拍摄by此次碧山行旅行团众成员
最后,感谢参加本次活动的所有读者,是你们的友善和配合让碧山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下次旅程再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