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来县和平镇建设村党建引领多管齐下做大做

教育孩子不应按理出牌 http://www.hldxc.com/bdfxl/bdfxl/710.html

近年来,泰来县和平镇建设村始终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夯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蛋糕”。

走进和平镇建设村后五合屯,三排崭新明亮整齐划一的房子映入眼中。这些房子统一颜色、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展示了新农村的美好幸福生活。

村民杨淑云今年72岁,老两口都是低保户。她家原来住在建设村西刘屯,年村里宅基地改革家里搬到了统一规划的后五合屯。住房由老旧土房变成了崭新的砖房,老两口高兴地说,没有这次改革,这辈子怕是住不上这么舒适的房子了。

建设村村民杨淑云说:“我从土房搬到砖房打心里头高兴,太满意了,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老两口这辈子也住不上条件这么好的新房子。”

在村委会院里,“泰来县和平镇建设村扶贫车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年村里依托县里引进的龙头企业带动,把汽车坐垫编织等扶贫车间建立起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村民于桂玲每天都来到车间进行坐垫编织,心灵手巧的她一个多月时间就掌握了全套的坐垫编织技术,做好家务之余还为自己增添了一份收入。

“我是去年七月份开始编织的,一开始不会,车间主任手把手教,学会了去年一年挣了两千多块钱,今年又开始编了,忙时候少编点,闲时候能一天编一个,其实这活挺好的,不耽误家里活还能挣钱。”和平镇建设村村民于桂玲说。

“我们车间平时的务工人员能达到三十多人,由于疫情和春耕的原因,大多数在居家编织,每个员工每个月能编到七八百块钱,有时候手快点能达到一千四五,大伙也挺认可这项工作的,因为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什么也不耽误,不耽误农活和照顾孩子,我们有不少姐妹看到我们车间挣到了钱都想踊跃地加入到我们车间来。”和平镇建设村扶贫车间主任张秀秀说。

深化宅基地改革、建立扶贫车间…,这只是建设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难题,建设村通过党建引领带动、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等措施,让村集体经济提升了保值增值,激活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动能,村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

“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原先的泥道也变成水泥道了,也有广场了,晚上吃完饭能跳跳舞了,上广场运动运动了,路也有路灯了,路两旁环境也美化绿树了,我们日子越过越幸福了。”和平镇建设村村民张绍海说。

建设村耕地面积3.1万亩,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近年来,这个村坚持以党建引领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党员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tq/8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