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考研
银行
规划
信息、经验、课程、真题
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不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伏尔泰
读Classic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其实,一部经典作品还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经典作品更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
经典书籍的好处是:第一次看觉得并不难理解,但每次重读都会有新收获。
被誉为管理第一书的《科学管理原理》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经典著作,在管理学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地位。
著名总裁管理学家陈春花这样写道,了解管理的人,一定认识泰勒,因为泰勒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科学管理。
因为泰勒让我们知道工业化的依据,因为泰勒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劳动效率的核心影响要素,同样因为泰勒,我们发现管理其实是一种分工。
豆瓣
Introduction
《管理科学第一书:科学管理原理》对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具体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重要的是F·W·泰勒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任务和责任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任务和责任正是科学管理的本质所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管理是从泰勒开始的。因为管理是从确定工作目标或标准开始的,没有工作目标或标准,管理就不复存在。
对每个工作的人来说,这种工作目标或标准也就是其要承担的责任,而每个人的责任都是由每个人科学化的任务分解而来的。正是由于任务的确定,带来了动作的合理化、标准化,而动作的合理化、标准化又必然会带来对方法、工具的标准化及工作的程序化,从而促使人们对工具、机器及工艺进行改进,并使批量化及专业化、最优化生产成为可能,继而引发了人类历史上一场深刻的“效率革命”,史称“效率运动”。
《科学管理原理》如何爱上悦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经典也是如此,要有恰当的方法,方能打开经典的大门。张老师认为,读经典可分为四步:
其一读其大概,旨在形成系统框架,琢磨其内在逻辑,初步提炼出核心观点;
其二是细细品读,经典著作处处是干货,谚语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其三是积极交流,培育氛围,唯有形成团队式的阅读学习氛围,读书才能深入和坚持下去;
其四是知行合一,勤于实践,这是最重要的,却也是最难的一步。
周五下午,张老师去图书馆借书,信步到管理学图书架,忽然想起来曾在课堂上希望大家读一读《科学管理原理》,于是在书架上寻了遍,竟发现,都被借了出去,唯有东区可借。对此,张老师却非常高兴,因为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正在阅读经典。
进一步安排该书仅仅页,大家在第2-4周,应该可以读2-3遍;在读到第三遍时,请同学们注意结合现实案例,尤其是自身规划管理方面,即应用《科学管理原理》的内容: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科学管理原理解决自己、本组或本班,甚至某一企业的管理问题。
第5周进行分组汇报(1)所有学习小组做好汇报PPT,要求:核心观点(出处在哪一页),小组是怎么解读的/
(2)科学管理原理的应用案例及其解析?
(3)读这本书的收获是什么?
名家读经典陈春花教授解读《科学管理原理》
在《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里,泰勒开篇名宗,他明确地说:
“没人会否认,在单个人工作的情况下,只有其劳动生产率达到最高,也即只有在其实现了日产出最大时,才可实现其财富最大化。对于两个人一起工作的情况,上述事实也十分清楚。为说明这一道理,假设你和你的帮手工作技能熟练到每天可制作两双鞋,而你的竞争者和他的帮手每天却只能生产一双鞋。显然,与每天只能制作一双鞋的你的竞争对手相比,在卖掉两双鞋以后,你可以支付你的帮手更多的工资,而且你可以比你的竞争对手赢得更多的利润。
在更复杂的制造企业中,事实也非常清楚,只有以最低的全部支出(包括人力、自然资源和以机器、建筑物形式存在的资本费用)完成企业的工作,才能为工人和雇主带来永久的最大化财富。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来说明这个道理:只有在企业的工人和机器的生产率达到了最大,也即,只有当工人和机器的产出达到了最大,才可实现财富的最大化。道理很简单,除非你的工人和机器比其他企业的工人和机器制造出更多的产品,与你的竞争对手相比,否则,你便不能向你的工人支付更多的工资。道理是,你可以比较两家彼此直接竞争的公司哪家公司可以支付更多的工资,用同样的方法,你可以比较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甚至相互竞争的两个国家哪个可支付更多的薪酬。总之,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
泰勒用一生的时间所要探讨的问题,恰恰是管理的本质问题:管理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程度的产出,也就是如何使生产率最大化。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里面,清晰的阐述了获得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
?科学划分工作元素
?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
?与员工经常沟通
?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这四条原理,明确的让我们了解,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说,最好的手段就是分工。如果以上推理正确,那么工人和管理者双方最重要的目标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便每个人都能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科学的划分工作元素作为第一条,是告诉我们工作分工需要基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凭借经验。但是做好了划分工作元素的工作还不够,还需要对于承担分工的员工进行选择、培训和开发,这是第二条,泰勒第一次把员工摆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也是第一次告诉大家劳动效率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和训练的结果,所以管理者必须和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明确两者之间有着清晰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保持了这四条原则,劳动生产率就可以实现最大化。
在我自己学习管理理论的时候,给我深深影响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我们都知道泰勒在年发布本书的时候,在此之前管理都是凭经验,只有到了泰勒的时候管理才成为科学。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开始学习管理,但是在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把理论归为理论,经验归为经验,我们实际上没有把管理变成科学。泰勒的贡献不仅仅是把管理变为科学,而是让我们知道,管理之所以可以变为科学在于它可以复制,而经验是没有办法复制的,这一点是我认为的泰勒的第一个贡献。泰勒的第二个贡献,是明确提出管理的本质意义:就是要解决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问题。
我常常听一些企业家讲企业的效率不够了,应该调整工资,大家会认为涨工资可以改变劳动效率,可是涨工资与效率没有关系。效率跟什么有关系?泰勒在他的著述中已经告诉大家,我们因为没有学习泰勒的理论,所以没有理解到根本的原因从而做错。又有些企业家说公司效率不够,应该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不够,所以他们会对我说“陈老师你来给员工洗一下脑吧!”可能在这些企业家看来我比较会洗脑。我洗完了员工的脑之后,告诉这些企业家,还是没用。因为员工脑袋被洗清楚时,他会发现真正的原因不是他,是老板分工不明确。如果我们理解泰勒就会知道,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于管理没有产出,分工不明确、不科学。
借用德鲁克先生的话:“《科学管理原理》的理论无论在哪里都很适用。生产力成倍地增长,工人的实际收入急剧上升,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体力、精神压力减小。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而产品价格降低了。”这就是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魅力,正如泰勒本人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对那些开始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