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文化正为关走进淮南正阳关镇

正阳关镇标志性建筑之一——羊石雕塑

正阳关镇,又名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年)有“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记载,以此计算,正阳关镇已有2多年历史;又据明嘉靖29年(公元年)出版的《寿州志》载“东正阳镇,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汉昭烈筑城屯兵于此”。

据此正阳关至今已有余年的筑城史。从前“舟车四达、物盛人众”,“户口殷繁、市廛绕富”,“帆船竞至、商贾沓来”,曾是鄂、豫、皖三省二十四县商品集散中心,全国有八个省在正阳关设有会馆,古有“凤城首镇”之誉(因正阳关古属凤阳府)。羊石雕塑等是正阳关镇标志性建筑。正阳关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有群众喜闻乐见被誉为沿淮民间艺术三绝的抬阁、肘阁、穿心阁等优秀民间艺术。

正阳关于年解放,年3月设正阳市,隶于六安专区,同年6月撤市为区。年改置正阳镇,年复设正阳区,年成立正阳人民公社,年复镇建制。年将十字路、建设两公社和枸杞公社杨圩大队并入正阳镇,成立正阳人民公社。年又划出十字路、建设两公社和枸杞公社杨圩大队,改社为镇。年9月,原建设乡整建制并入,成立正阳关镇,镇人民政府驻正新路。

正阳文化正为关饮水思源,不忘桑梓,初春,怀着对本乡本土的热爱,利用走访小甸集的机会驱车前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正阳关镇!下车我们就看到一座“攀登”的羊石。原来正阳关别名为羊市,羊石城!羊是动物界的攀岩高手,我们都知晓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这只攀登的石羊一定是象征着正阳关人勇攀高峰的一种工匠精神!

一路北行走进了正阳关北门,北门外额写着“凤城首镇”四个字,原来正阳关曾是凤阳府内第一大镇。正阳关因水而生,因水而衰。这里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想象着时光倒流,当年这座小镇因得水运之利,游船如织,到处都是南来北往的商人,一派繁华的景象!可是后来随着交通方式不断地改变,正阳关又因为水运衰败而没落!我不由叹息:昨天的古镇如此辉煌,而今却因时间的流逝成为云烟!时间最是无情!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朝代的兴衰,生物的演化,人的时运,都逃不过这一客观规律吧!

北门内额题字为“拱辰”,意指做官从政者,以“官德”为先,那样百姓就会像众星环绕北斗那样团结在你周围!权势因职位而成,职务无则权势散,而气势会因人格力量而成,伴随终生!浩然正气,邪不可近!如何提高自身修养,我想这是为官者的必修的人生智慧!

从北门走到南门,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古街道,游古城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去细细聆听时间的声音,我惊喜地发现这条古道里竟然有坛主开的拉面馆!!

狭窄的杜家巷经过几百年的风雨飘摇,它依旧保留着一如往昔的风采!

我们还路过一个铁匠铺,为了感受一下这个铁锤的重量,我请求铁匠让我挥舞几下,这一家张氏兄弟很友善,他们把铁锤递给了我,嗬!这铁锤真重啊!怪不得古人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人生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一句老话,道出了打铁行业的艰辛。寿县和正阳古镇都占全了。

今天亲眼目睹了这门最具农耕文明气息的代表技艺,不知道这门技艺还能否传承下去!

走着走着,来到了南门!智慧的正阳关人取诗意“解阜”挂匾于南门城门之上,祈福“民安物阜,天下大治”。意思是为官者要多为百姓排忧解难,“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正是这种畏民之心,一代明君李世民才不得不去重视“民为邦本”。

南门外额“淮南古镇”之意是指西汉淮南国时这里就是一座古老城镇了。古巷深宅中,我们随意走进一家饭店,这里果然是“书画之乡”,我一眼就看到挂在饭店墙壁上,是很漂亮的蝇头小楷书写的菜单,老板说,写这个菜单的人已经是一个八十岁的老者了!正阳关城门门额题字大部分出自《道德经》、《诗经》、《论语》、《史记》等典籍,含义隽永,确实值得游人驻足品味三思!我想只有对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敬畏,才是有意义的文化之旅吧!

走出南门,看到了我们的母亲河淮河,这里是淮河中游的咽喉,每每发大水时,必报正阳关水位!年降雨量毫米,淮河汛期一般为7月上旬或8月下旬,无霜期为天,气候温和湿润,土壤系潮土、水稻土、黄棕壤,土质肥沃,宜于小麦、水稻、蔬菜等作物生长。正阳关之美来自经纬的沧桑,这里无不透着深远的悠扬!“正阳”二字,正是我们当今社会需要弘扬的正气,传递正能量,这样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王强(安徽)陈文娜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白癜风
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tq/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