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脚初添一线长,飞花撩乱压微阳”
12月22日,6时23分
迎来一年中第22个节气——
冬至
今天起
天水气温逐步下降
新一轮冷空气拉开序幕
进入“数九天”
意味着迎来最寒冷的天气
小伙伴们要注意做好保暖哦!
天气预报23日-24日,陇南、天水、平凉三市多云,局部地方阴有小雪,省内其余各地多云或晴。
为了应对这次降温,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预警,要求各市州、县区农牧部门重视近期重要天气过程,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发生灾情的市州要及时统计上报灾情。
面对来势汹汹的冷空气
你怕了吗
冬至气温大降
大家一定要记得吃饺子
冬天就不会冻耳朵哦
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
过了这一天,
白天逐渐变长,夜晚逐渐缩短
冬至又叫“长至节”“冬节”
古人对它十分重视
认为从此日开始,天地间阳气渐强
是大吉之日
因而,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中新社发胡高雷摄图片来源:CNSPHOTO
更有人把冬至唤作“小年”
倒也颇为形象
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
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中新社记者潘索菲摄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但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有所感应,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苍雁摄
“数九”的开始
虽然冬至开始白昼变长,意味着春天会在严冬后到来。但它也是“数九寒天”的开始。从这一天开始,按照民间说法,每九天算一“九”。
中新社发田东摄
各地流传的“数九歌”大同小异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即为“出九”:
燕子归来,桃花绽放,
气候也就回暖了。
钟欣摄
寒冷的冬天,吃点啥好?
饺子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每逢冬至,饺子是“标配”。相传医圣张仲景曾舍“娇耳”为人们医治冻疮。后来,大家模仿“娇耳”的样子制作饺子,就此流传下来。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上一顿饺子,在寒冷的冬天里肯定是件很温暖的事情。
中新社发侯宇摄
羊肉汤
山东滕州一带,冬至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图个好兆头。
汤圆
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张畅摄
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讲究在冬至夜全家一起吃赤豆糯米饭。民间传说,共工氏的儿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后来变成疫鬼残害百姓,但却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煮吃赤豆饭,防灾祛病。
苏州冬酿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在米酒中加入桂花,继续酿造,便是一坛香气袭人的冬酿酒。老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上点儿卤菜,既驱寒,又寄托了生活美好的向往。
杨静摄
饺子之外,那些你不了解的冬至习俗
冬至有个别称,叫做“履长”
晚辈要在这一天给长辈送鞋袜
也是因为冬至过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
祝福长辈的寿数越来越长
取一个吉祥的寓意
此外,古代官府还要举行“钻燧改火”仪式
效仿燧人氏钻木取火
表示体恤民众
中新社记者武俊杰摄
其实,
很早以前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
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
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
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所以说,
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
彼时,官府以冬至为“冬节”
要举行祝贺仪式,
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亲朋好友相互拜访
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王将 摄
养生还可以这样做!
放假也好,饮酒也罢,很多冬至习俗都与严寒天气有关。事实上,寒冷的天气对身体健康不算友好,所以养生保健要特别注意。
一需防寒保暖
冬天人体抵抗力非常差,很容易受寒生病。所以,需要防寒保暖。尤其是老年人,需要提高警惕。
这时养生需要注意尽量少露皮肤,以免冻伤。注意保持头部、脚部和颈部的温度,走路避开寒风。
张瑶摄
二需预防疾病
冬季是流感和心脑血管疾病易发时期。平时应做到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出门戴上口罩,及时洗手。
平时则要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按时休息,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也可以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黄俊杰 摄
三需适当温补
冬季适合温补。鸡肉、羊肉、牛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配上甘蔗、枸杞等一同炖煮食用。但需要适量,不宜过多。
与此同时,也可以吃一些如莲子、赤豆、大枣、银耳、猪肝等食物。
陈超摄
天寒地冻之时,不管如何进补,适宜少食多餐,既保证身体营养摄入,又不伤害脾胃。可以多吃坚果类食物,补肾健脑、强心健体。
四需乐观“养心”
严寒天气,人们的情绪容易低沉,要及时排解抑郁情绪,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需要静思少虑,及时补充睡眠,切忌过度劳累。
邓龙华摄
这些诗词,描述冬至另一番韵味
虽然冷,但冬至也有冬至的美
古往今来,
很多文人都留下了描述冬至的诗句
那时或欢喜,或落寞的心境
亦尽在其中
陈礼摄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李信君摄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赵光摄
冬至
(宋)王安石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中新社记者毛建军摄
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中新社记者何蓬磊摄
冬至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
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
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
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雪落枝头,别有韵味。马恩州摄
冬至
(宋)戴复古
时光流转寻常事,世故惊心感慨多。
一岁休祥在云气,今朝云气果如何。
冬至
(宋)龙辅
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
枕单寒入梦,窗破月窥床。
武雪峰摄
冬至
(宋)张炜
冷笑书云上鲁台,乖祥俱向眼中猜。
阴逢剥处自阳复,否到极时须泰来。
霜剪草茸寒欲断,日烘梅粉暖全开。
吾侬唤作寻常事,坐看儿童拜节回。
中新社发王辉摄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天气虽冷,却也充满团聚暖意
叩问内心深处不绝如缕的回忆
今天,你家吃点啥?
监制
肖勇
责编
姚宇
编辑
漆明轩
小天推荐阅读▼▲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18日举行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
▲王锐暗访环境问题整改情况时强调,防治环境风险隐患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好消息!天水到青岛有直达高铁列车了!
▲天水市近期规划建设的有轨电车1号线都经过哪些地方?看这里→
▲视频
创城关乎你我他共同营造和谐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