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又是一年。
作为整数年,年应该寄托了很多人美好的愿望。但事与愿违,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太多历史。新冠黑天鹅肆虐人间,全球感染者超万,地缘政治日趋紧张。美股多次熔断,石油跌至负值,深圳房价新高,一边寒冬一边酷暑。美元疯狂印钞,主要央行史诗级放水,下半年资产大幅升值,加密市场走牛……
对于我自己,今年也是极为特殊的一年。上半年颇为不顺,工作变动,方向迷茫,资产大跌。下半年否极泰来,二宝出生,重回鹅厂,资产复苏。
按照老习惯,今天这篇文章展开聊聊我的年。辞旧迎新,这是我的第九篇年度总结,内容比较多。祝各位新老朋友新年快乐,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一、家人篇
以前的年度总结,我都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年少时总想着做出一番事业,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在这里,感想最多,内容最丰富。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年度总结我都是公开写作,谈太多家人的情况似乎也不太好。
但今年不一样了,经过数年的折腾,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的优缺点,更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事业心还会有,但只会作为自我的要求,而非绝对的主角。另一方面,在我人生受挫的这一年,更深刻的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同时家里的一些变化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人。虽然是公开写作,但以诚相待是我一贯的原则。
以家人为本,希望今后的每一年,你们占据我更多的时间。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愈演愈烈。从深圳回到老家,因为那时候深圳疫情居全国前列,我和媳妇自觉隔离数日。在房间的每一天,看着新冠人数蹭蹭的上涨,说不慌是假的。好在一切安康,几天后我们就在广阔的乡间自由的活动了。
因为疫情,在广西的弟弟今年没有回家过年。自从工作后,我们兄弟两一般情况下也就新年这一次见面。这是弟弟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少了弟弟一家三口人,家里的热闹自然也不如往年。父母比我更加思念弟弟,过新年,总是希望家人能够团聚的。
省外的回不来也就算了,省内的岳父岳母家也去不了。随着疫情的升级,封村的情况开始变得普遍。为了安全,尽管媳妇甚为想念家里人,我们还是取消了行程安排,在视频里拜年。
更悲伤的事情还在后头,外公在正月去世。他在另一个县,我们也因为封村无法前去送别。没想到年前的那一次拜年,就这样成了永别。我妈正好封村前回了一次娘家,还能尽到孝道。而我们,就真的是咫尺距离,天人永隔了。
因为疫情,我们在老家待到了2月初,是我工作以来在家待得最长的一段时间。原本计划带女儿一起回深圳,也因为疫情原因留在了老家让我妈带。原本年前就让女儿提早回去,现在又要让她晚回来,这是她出生以来离开我们最久的一次了。
可没想到3月底,大伯母意外急症,不治离世。我们赶忙请了假,回家奔丧。如果说外公是年事已高,心里多少还有预期。那么大伯母的离开,真的是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更何况,此次急症的开始只是因为牙疼延误了几天而已。堂哥们都在老家,原本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意外。真的很难过,也很遗憾。任何的病痛,我们都不应该忽视。
19年的年终总结有提过,外婆是在下半年离开的。短短半年多,我们先后失去3位近亲。珍惜眼前人吧,万事无常,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说完这些让人难过的回忆,其实年也有一些好事发生。
早在一月疫情前,媳妇就怀上了二宝。9月21日,二宝顺利出生,是个男宝。虽然我们两个对性别没有特别偏好,但男女双全总是圆满的。倒是我妈,一直想再添个男孙,开心得不得了。
之后,岳母,媳妇大姐跟我爸都先后过来照顾我们。深圳家里好久没这么多人,每天回来都能看到家里人,吃上家常菜的感觉真的很好。
我和媳妇曾经一度讨论过是不是回老家附近的城市定居,这样家人聚会串门方便许多。但我们这样的年纪,终究割舍不了这里更多的机会。
二、事业篇
年的事业可谓一波三折。
18年到19年allin区块链,尽管努力做了很多尝试,但并未有所建树。反倒现金流收入持续下降,而这两年父母也开始不工作了,两个宝宝出生了,家庭财务压力骤增。想起19年春节,当时还因为NeoWorld海岛而不分昼夜,10岁的外甥语重心长的跟我说:姑丈,你为什么总在家玩游戏,不去找一份正经的工作呢?
那时候确实不甘心,所以又用了19年一整年的时间allinNeoWorld。直到年底才意识到,这个项目短期内都是没啥希望的,我确实不能再把时间放在这里了。
那年,该何去何从呢?
第一个机会是加入生财有术团队。
熟悉我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是生财有术早期的核心会员。这两年生财有术的发展非常迅猛,亦仁也十分靠谱,他那边对我当时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生财有术团队base在杭州,我当时已知媳妇怀孕,是不可能过去的。因为这几年区块链的经历,让我非常看好分布式办公的未来,因此就跟亦仁说我想远程参与。
感谢亦仁给予的机会,让我新年后远程参与了一些生财有术的业务。可加入后才发现,这已经不是我当年深入参与的第一期了。它发展太快了,目标高了,要求多了。
除了我之外,其他成员都是在杭州办公的。虽然那时候还没回杭,但总会回去,总不能以后让大家为了我一人都要线上办公吧,这样效率太低了。
因此我这种远程办公,能参与的核心工作就不多,做出的贡献远不及当年,自然也无法获得我预期的回报。所以一个月后,我选择了退出。
第二个机会是加入知识星球团队。
退出生财有术我给自己规划了三个去处:
回归主流游戏行业,目标鹅厂或头条。
继续深耕区块链行业,只是去最赚钱的头部交易所,火币或币安。
转型加入知识付费行业,去我这几年最熟悉的付费产品:知识星球。
当我真要找工作时,心态其实蛮差的。毕竟上一次做简历已经是年,而且当时也是被邀请的,并不是主动找工作的。
可能正因如此,我这次找工作并不顺利。有的是没有目标岗位,有的是个人经历不匹配,有的是薪资不达预期。
这里要感谢下知识星球的吴老师,他只是跟我做了简单的电话面试就跟我谈薪酬。虽然不及预期,但考虑到当时找工作的情况,星球的成长空间以及对吴老师的认可,我入职了知识星球。
我过去是做运营的,因为恰逢活动即将开启,我便主动承担了这个活动从策划到落地的所有统筹工作。
加入以后,我惊奇的发现这个创业公司很少加班,这对于过去数年几乎都是7*24小时工作的我来说还有点不适应。但辛苦了这些年,朝九晚六的工作倒也觉得不错。
真正让我感到压力的还是工作本身,尽管我付出了诸多努力,但可能因为跨行经验不够,也可能是付费社群本身的特性,还可能是活动落地时的细节复杂性超过预期,整个活动从筹备到落地,我都遇到了蛮大的挑战。身心俱惫,最终的结果也跟自己预期的有些差距。尽管吴老师和团队小伙伴对我颇为认可,但我对自己的信心却在持续衰退。
那时候刷知乎,看到的要么是35岁危机,要么是深圳房价暴涨,负能量太多了。加上实际工作的体验和成果,让我不得不思考我是否真的适合长期待在知识星球。在反复的纠结中,我还是向吴老师提出了辞呈,此时距离我入职不到3个月。
第三个机会是重回鹅厂。
短短半年放弃两份工作,这在我此前的人生从未有过。但经历了这些摸索,我坚定了重回鹅厂的决心。
后来心仪的项目有了合适的岗位,面试倒是挺顺利的,但入职环节却搞了好久。因为我在创业过的游戏公司担任股东,有表面上的利益冲突,需要做股权变更。而变更环节也遇到了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鼓捣了好久。虽然好事多磨,但我最终还是顺利回到了这家离开五年多的老东家。
回来只是开始,做出成绩才是我的目标。
但毕竟这几年,我经历了从“打工人——创业者——自由职业——打工人”的不断转变,心态上多少有些影响,入职后有段时间都在调整。
挑战也接踵而至:首先是岗位上,因为团队调整,我接受了一个跟我面试岗位完全不同的工作,且这个工作我之前的经验有限,很多工作基本都是第一次做。其次是沟通能力要求极高,我原以为经过这几年社会的毒打,这方面我有所进步。但在我们这个项目上,跨地域、跨时差、跨文化、跨语言、跨多个团队,我深切体会到自己的不足。
好在同事们都很好相处,给了我很多帮助,近期我感觉自己在逐渐的进入状态。折腾了一年,事业上总算有了新的方向。
三、生财篇
到了30+,如果不是创业成功或者在大厂获得晋升,单靠工资收入是不够的。所以年,我继续利用业余时间折腾了一些生财实践,虽然跟往年比少了一些,但也有一些值得记录的尝试。
第一个尝试是业余猎头。
虽然我自己找工作不太顺利,但却在找工作中途中,得知我有个朋友入职币安没多久,光内推就赚了40万奖金。震惊之余,我很快跟他达成合作。我负责找人,他负责内推和面试辅导。
币安要招的主要是技术人才,且要求颇高,我身边具备这种素材的人大都自己就是创业者,所以一开始进度很慢。但后来我找到了一个渠道,添加了大量的求职者,给他推荐了近百份简历。
原以为可以小赚一波,但没想到有一半的简历第一关都没过。其他的简历,在之后的初面二面三面中纷纷失败,竟然没有一人成功,于是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个尝试是股市打新。
自从allin区块链后,我股市就没再增加过资金,但还有一些本钱在里面。今年的打新行情不错,我佛系参与了15次,其中中签了5次。但因为都是单号,也就赚了点小钱。
倒也不是没想过开更多的券商,中间还尝试注册了一个,但工作日渐忙碌,加上新的机会来了,下半年我基本就没参与了。
第三个尝试是DeFi挖矿。
这就是我说的新机会,这是今年加密世界小牛的前奏,7-9月是高潮,涌现了不少的百倍币甚至千倍币。
我七月就开始看到相关的文章,但那时候为了工作的事情焦头烂额,自然顾不上深入研究。一直到八月中旬才躬身入局。可因为过往被割太惨,加上蛮多新概念需要研究,一开始也是小额尝试。等到我大幅加仓已经是九月甚至十月的事情了,错过了早期币价低的阶段。
这一波我的操作和复盘能力好了一些,中间一度浮盈不少。几经折腾,最后所有挖矿的资金都到了我目前最看好的一个DeFi项目里。但因为DeFi行情降温,加上该项目底层公链生态的乏力,最近的浮盈已经基本还了回去。
但DeFi这一波,虽然影响力目前不及年的I-C-O,却有远胜于I-C-O的落地能力和想象力,因此我长期看好。
第四个尝试是投资。
简单说有两个突破:股票市场上持有三年的腾讯股票扭亏为盈;加密市场年底行情启动,比特币连破新高,这两个突破让我在各自市场上都有了浮盈。
这里说下,那时候全球金融市场各种暴跌,比特币也暴跌一半以上。虽然我逆势加仓了,但因为认知不足以及近些年没赚钱导致的抗风险能力下降,所以我只加了一点点,有点遗憾。
其实进入年我再也没往加密市场入过金,今年做的最多的就是调仓:
将NeoWorld海岛计划盈利或亏损遗留的币全换成EOS。
两年前参与的3年期EOS基金提前清算,也补充了我的EOS弹药。
将持仓两年多的KEY拿出来做市挖矿,最后受不了其价格阴跌而全部换成EOS。
这三个渠道的换仓,也就成了我前面说的DeFi挖矿本金的来源。
投资真的太难了,这些年的加密投资,我一直致力于寻找到可落地的高回报项目,所以有点类似传统股权市场上的天使投资。在这几年里,我分别押注了链游、内容和跨链网络三个赛道里自己认为不错的三个项目。
时至今日,前两个项目看起来都有点积重难返,其中之一的KEY我已经大部分在国庆清仓。短短2个月,EOS本位又跌去近40%,太难了。
剩下的那个项目,虽然生态内资产在持续增加,但币价也阴跌了两年。时我考虑过全部换仓,但因为深度太差只换了一部分到比特币。没想到因为比特币最近的行情,这个项目目前的浮盈情况还可以。
想要成为真正合格的投资人,我还要继续努力。
四、目标篇
这一篇想针对去年定下来的目标做下复盘,并简单梳理下自己年的规划。
先看看年目标的达成情况:
1、NeoWorld:基本达成目标。
停止投入资金,逐步抽离注意力,原以为会持续很久的每日一登,因为项目方推出的拆迁计划而终止,国庆期间完成所有游戏内建筑拆除,彻底放弃日常登录。
2、写作:基本达成目标。
整个年,我原创写了30篇文章,大概字。以Defi为主,所以主要发表在币乎,获得了个点赞,整体情况跟年差不多。
其中一篇文章拿到了价值元的加密通证赞赏,另一篇文章拿到了某个项目征文比赛的一等奖,获得了价值数千元的加密货币奖励。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