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泰来县 >> 泰来旅游 >> 春苗获奖清单

春苗获奖清单

年,迎着寒冬的脚步如期而至,新的一年新气象,虽说室外滴水成冰,室内窗前的迎春花却沐浴在暖阳之下,粉红的花瓣格外的喜庆艳丽,给人新的憧憬,新的希望。耕耘才会有收获,回首,总有些收获值得珍藏,因为这一年谁也不会忘记。

诗歌《相信我们的大中国》(.02.03)

(年4月23日,参加市图书馆“齐声抗疫,春暖人间”征文中获最佳原创奖)

年,初露笑脸

完美的身段,可爱的容颜

很喜庆,很圆满

谁知年

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

刚刚踏入春节的门槛

团圆的人们

还没来得及,畅饮欢庆的美酒

还没来得及,说出美好的祝愿

新型冠状病毒

伪装成花朵的模样

悄无声息地偷袭武汉

残害无辜,露出它可怕的嘴脸

它没有脚,但它会跟随着人们的脚步

四处流窜,恶意传染

甚至掠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让黄鹤楼的上空

雾霾弥漫

恶毒的手悄悄地扩展漫延

最可怕的是

我们睁大眼睛

也看不清它狰狞的真面目

找不到它的老窝与来源

病毒

可怕,也不可怕

因为我们有勇气、有信心

直面!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

党中央国务院,一声号令

十四亿人一条心

一个目标

抗击疫情,齐心参战

影院、剧场暂时停业

商场、饭店暂时关闭

我们出门戴口罩

我们勤洗手,宅在家中

我们自觉放弃了聚会和团圆

可敬的医务工作者

舍生忘死,冲锋在前

各行各业

党员群众协力互助

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我们就是铁壁铜墙

因为我们手牵手,我们肩并着肩

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相信大中国,就是我们老百姓的靠山

新型冠状病毒必败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相信,我们的大中国

会再一次

走过寒冬,喜迎明媚的春天

相信,我们的大中国

会再一次

抒写全民抗疫胜利的壮丽诗篇!

2、散文《遇见泰湖》(参加市文联“小康路上”主题征文获优秀奖.11.05)

常听人说,人与人之间相遇需要缘分,缘分到了会像花开树绿一样挡都挡不住,我觉得人与自然美景相遇也是如此。

年夏天,我遇见了泰湖。

泰湖在哪?在我们齐齐哈尔的泰来县。它很美,尤其是夏日,感觉它像一个青春洋溢的少女,芦苇是她的秀发,湖水是她的眼睛,那么清脆的鸟鸣就是她咯咯咯的笑声。

曾经,我只知道江南的太湖很美,如歌中所唱:“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

今夏,当我与泰来的泰湖相遇,感受到我们塞北的泰湖,除了名气人文比不过太湖,她的青春魅力一样令人喜爱。

泰湖国家湿地公园,在泰来县城东侧,和居民区相临。夏日天长,晚饭后来这里锻炼的人很多,非常的热闹,三阳开泰广场有跳广场舞的,有扭秧歌的,有跳飘步舞的,欢快的音乐比赛似的鼓动着摇摆的人群。

泰湖广场上,还有来来往往散步的人,在这些人中,中老年人居多,也有带着宠物狗闲逛的,还有推着婴儿车的妈妈,牵着孩子的手的爸爸,孩子大一些的,围着家里大人身前身后颠颠跑着,虽说人们都戴着口罩,但享受夏日的欢欣,闪烁在他们的眼睛里,倾洒在他们的笑语里。

  我喜欢早晨的泰湖公园,没有那么多人,也没有秧歌曲的喧闹,沐浴在朝阳里的花草树木、湖水、空气都是那么清新可人,就连那石刻的十二生肖,还有那些画在树干上的鸽子梅花鹿等,也仿佛鲜活了许多。

走过广场,踏上拱形泰虹桥,过了桥,可走环湖栈道,也可坐在柳树旁长椅上听虫鸣鸟语,高一声低一声的,或是齐声合奏,或是自顾自鸣唱,时而,还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它的声音是那么清亮,那么悦耳,在这满眼青青芦苇,还有粼粼湖水旁,偶尔听到“布谷”“布谷”的清脆声,思绪会一瞬间,回到儿时的乡村,回想起爸爸赶牛扶犁,妈妈点种播种的情景,似乎还闻到了那时湿润的泥土气息。

  泰湖公园中心点是三阳开泰广场,相对广场,北有荷花池,南有水上乐园。围栏旁有草编的葫芦和鸭子、熊大熊二,还有大大的白琵鹭鸟,还有几处现代雕塑,什么飞翔的鹤与转动的地球,红红的旋转的火焰,我最喜欢题名为“欢腾”的雕塑,飞跳欢跃的几条鱼,好似人们心中安康幸福的滋味。

广场南侧有一处高起顶的深褐色好似木刻楞的房子,没想到,竟然是卫生间,真是美观又实用。

一群各具形态的白琵鹭鸟雕塑,落在小房子门前,刚看到这群大鸟,我以为是丹顶鹤,心中疑问,怎么这里的丹顶鹤体态有些发胖,头上也没有那骄傲的朱红?走近才发现,我看错了,这是一群白琵鹭鸟,泰湖是它们的繁殖地,身形和羽毛同丹顶鹤相似,都是长腿,都是白色,可它们的嘴长得很别致,长直扁阔,前端还是黄色,非常像一把琵琶,真是有意思,想必它们想听一曲琵琶语,自己张张嘴就仙乐缭绕了。

泰湖湿地公园除了白琵鹭,还有其他一百多种鸟在这里栖息。当我走在林荫大道,或是环湖栈道上,耳畔不时有声声鸟鸣相伴,满目皆是绿树野花,青青芦苇,粼粼湖光,有时还会遇见一小队野鸭,在湖面上悠闲游曳,顿感我走入了自然画卷,心情如那高飞的鸟儿一样自由畅快。

很幸运,在泰湖变得越来越美的时候,我遇见了她,我不知道她曾经历过怎样的付出,怎样的艰辛。

听跳广场舞的大姐说,这里原来就是个碱泡子,因附近有造纸厂,致使周边环境很差,湿地公园从年才开始保护性开发建设,而且在对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的同时,泰来县政府积极探索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才使得塞北泰湖越来越大气秀美,越来越有了知名度。

“现在好了,你看每天来泰湖的人多多,环境好了,心情也好,哈哈哈……”跳广场舞的大姐满脸幸福地对我说。

走出泰湖湿地公园,回望大门口高高的牌楼,一幅对联映入眼帘:“十里书卷坐望一江五河春夏秋冬游不够,千秋胜境笑赏千姿百景东西南北客长流。”

多么美好的祝愿,愿泰湖的明天更加美好,愿她永远是鸟类的乐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家园。

3、散文《水师新貌》(.11.08)

(参加市文联“英雄城将军情”主题征文获优秀奖)

在我们齐齐哈尔提起水师营,大家都知道它是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师营满族镇的简称,位于齐齐哈尔市南部,东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相邻,距离齐齐哈尔市区大约十公里。

水师营名字的由来,关乎齐齐哈尔这座英雄城市的一段历史。根据《龙沙春秋》记载,清代康熙年间,年为了抵御沙俄入侵,时任黑龙江将军的萨布素奏请朝廷派水师讨伐,朝廷应允,并命福建厦门水师提督陈汶环率队进驻齐齐哈尔。当时,黑龙江无战船,陈汶环就从福建、闽浙、天津等地挑选最好的水手百名,选取壮丁三千名,驾极坚之战船百艘,由松花江至宁古塔会见萨布素,陈汶环还由福建带来了红衣大炮,会同萨布素合力抗击沙俄。

水师营是齐齐哈尔最早的驻军,其任务除开赴前线作战外,多为运输弹药、粮草,以供抗击沙俄入侵之需。军港设在“船套子”,即今龙沙区境内造纸厂西侧一带。后来,由于沙俄侵吞黑龙江流域的野心日益明显,清政府确定了长期抗俄方略,因此,水师营便在黑龙江成为了长久驻军,也使它成了重要军事据点和后勤补给基地。再后来,地方政府允许一些水兵在不超过一百公里的范围内垦地居住,有的水兵和壮丁还要承种公田。如今,昂昂溪的水师营的名字就是因齐齐哈尔这段水师驻军历史借用而来。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岁月啊,带走了多少前尘往事,多少英雄人物与故事,多少悲欢离合,幸好水师营这个名字延存下来,成为了回溯历史的索引,在岁月的深处静静地守望着齐齐哈尔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光阴流转,物换星移,三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水师营镇借助水师这个独特的历史名签,于年开始修建了水师森林温泉度假区。金秋时节,好友相伴,走入度假区感受水师新貌,感受新生活的温馨美好。

来到水师度假区门前,高高的仿古门楼,很像我在苏杭见到的三国城的城楼,立马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风韵,说实话,没来水师的时候,每当一提起水师,我总会想到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东吴的水军、战船,还有英姿飒爽的周瑜和诸葛亮。来到这里,见门口有两只汉白玉石头大象,门内庭院前绿树鲜花,大大的船舵型拱门,小桥流水,还有一处四五米高船锚雕塑,仿真大炮细流如泉,流入池中,池中有红色的鱼群游来游去,徜徉其中,处处感受到的是流动着的祥瑞之气。

转头向东望去,是冰川水世界的区域,门口水泥铸成的两只硕大猛犸象,分立门口两侧,它们那长长的翘起的大象牙,好个气派,我走近前摸摸它,它们安然地伫立在那,虽是巨大但感觉很温顺,因盛夏已过,这个区域已关门,静等明年夏日的来临。

信步来到温泉正门,门前有一处松树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树林虽然不大,但是一看粗细相间,有爷爷辈的,有孙子辈的,扶老携幼地站立着,看着来水师的游客,或是走入温泉酒店大堂,或是直奔卧龙湖、龙船码头、九曲桥,或是植物园、采摘园,或是御食府会议中心。我们直奔的是拓展区,这里很热闹,恰逢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孩子,看样子也就是初中生模样,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臂挽着臂,无论男生女生人人小脸通红,嘴里喊着号子,围成一个圈,一会儿聚集散开,一会儿又散开聚集,他们围成的圈子时而变大,时而变小,好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时开时合,不知这是在孩增强孩子们的哪项能力,他们快乐着却是实实在在的。

秋日的水师温泉度假区,来此度假的人不多,虽说有点冷清,但也有一种难得安静祥和之美,特别是当我们走入别墅群的时候,看到那些日式或欧式小别墅,门前鲜花盛开,如同走入了理想的家园之中,我非常喜欢,和同伴开玩笑说,快给我拍张照片,将来我要做这样漂亮房子的主人,哈哈哈一阵笑声,打破了这里的安静。

走过别墅区,绕过百米田农场,来到卧龙湖,在一座拱形小石桥旁,一群身着五颜六色花旗袍的大妈们,走入了画卷之中,她们摆姿势,各种组合拍照,见到我们,又求我们为他们拍合影照,每个人摆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姿态美着咧嘴笑着,立时,她们这种张扬的快乐感染了我,于是我也混进队伍,同她们拍照,同她们一阵哈哈笑。

秋日的水师,蓝天白云,五色斑斓的树木煞是迷人,特别是婚礼广场区,孔雀草、步步高等鲜花依然盛开,不仅有转动的风车,以及缩小版的埃菲尔铁塔,还有欧式小楼房,宽阔的草坪,这一切美景不仅仅吸引着爱拍照的大妈们,也吸引着来此拍婚纱照的青年男女,看着他们男士一身白色西装,女孩拖地婚纱裙,牵手徜徉在美景之中,真是令人羡慕。

这次来水师,我穿的是休闲裤和平底鞋,虽没有高跟鞋白纱裙美,但走起路来自由舒服。看那金色的垂柳漂亮,跑过去扯着她的大辫子合个影;看到红橙橙沙棘果压弯了树枝,走过去,摘一个尝一尝,美酒的味道;看到迷人的枫叶,驻足观赏,高兴之时,我还可以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

正像歌中所唱:“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一页风云散啊,变换了时空。”齐齐哈尔水师营走过了三百多年历史的天空,如今国强民富,百姓安居乐业,携手跨入鲜花满园的新时代。

4.散文《江桥小镇》(.11.09)

(参加市文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征文获三等奖)

年夏末秋初,因临时工作,有幸我来到了江桥小镇,它位于嫩江右岸我市泰来县中部,通过近一个月的接触,不但感受到了小镇独特的历史,同时也感受到了今日小镇百姓的安宁和幸福。

早就听说过江桥,因为这里是民族英雄马占山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地方,但一直没有机会实地来这里看一看,这次因工作来到了江桥,甚感幸运,工作之余总想在这里好好走一走,瞧一瞧,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遥望历史感受今日小镇的变迁。

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发生在年11月4日,时隔近九十年的光阴,原来的嫩江桥还在不?带着疑问来到嫩江边,没有见到那座曾经叫做嫩江哈尔葛的大桥,只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石碑立在那里,上书“江桥抗战纪念地”七个大字,是黑龙江省政府于年在此立的碑,仔细阅读左侧嫩江木桥遗址简介牌,了解到嫩江哈尔葛大桥主体是钢制桥梁,木质引桥,桥长米,于年修建,年竣工,年随洮昂铁路线竣工通车,此桥已被拆毁。

那座见证江桥抗战的大桥虽已不复存在,但还有一处桥墩和南侧的桥头堡与荒草为伴,桥头堡上一个个黑洞洞的机枪口,仿佛在无声地证明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是无法被时间抹去的。

旧桥已毁不见,不远处平齐铁路大桥高挺豪迈,抬头望,恰逢一列火车飞驰而过,像一条长龙穿过网格状的桥梁,在蓝天白云和青青绿草的烘托下一幅飞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再看滔滔嫩江水在奋勇奔流,仿佛它也听到了新时代铿锵有力的前进步伐。

从江边往回走,来到江桥抗战纪念墙旁,像翻看历史书籍一样,一幅幅看下去,正面是树脂铜漆的浮雕设计,形象地刻画了我守军奋勇杀敌的战斗场面,背面是一行行的文字记述,从年到年艰苦卓绝的抗日历程。看过最后一面墙,轻轻地舒了口气,十四年的抗战多么艰辛,终于以日本帝国主义低头签下投降诏书而告终。

“花开一抹红尽情的怒放,河流有多远幸福有多长·····”一阵歌声从抗战纪念墙南侧鱼馆飘来,闻声望去,鱼馆建筑很别致,黄色主调高起顶的俄罗斯风格,门前白色栅栏旁停放着小汽车,长条形花池里开满粉色、紫色、红色的鲜花,两三个七八的孩子在花池旁玩吹肥皂泡,大一点儿的孩子手里拿装着肥皂沫的透明粗管,蘸几下吹一次,肥皂泡大小不一,透明清亮,飘飘悠悠飞起来,其他两个孩子笑哈哈地追撵着四下飘飞的肥皂泡,不时在手舞足蹈,一个个肥皂泡破灭了,他们的笑声却没有停下来。

如果说鱼馆门前孩子的笑声,还有鱼馆红火的生意是热闹的,那么走入江桥小镇的街市,则是安静的。小镇街道上,往来行人车辆不很多,街面的店铺人家以平房居多。房前屋后菜园里,种着茄子辣椒豆角、黄瓜大葱,有的人家还栽种了野百合、美人蕉、芨芨草和大丽花等,尤其喜爱那长得高高的大苞米,齐整整的已出穗开花,各个抱着襁褓一样的苞米棒,苞米棒顶端褐色的胡须还很嫩软,尚未枯干,好像小女孩刚洗过的头发,散乱地披散着。有的人家还种了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有沙果、李子,还有小苹果,隔着铁艺大门望过去,很是羡慕。

不知不觉来到江桥火车站,红红的江桥两个大字,远远地摄入眼帘,火车站人也不多。火车站是二层楼的俄式建筑,黄墙蓝顶,拱形玻璃窗,居高而建,站在它的身边,感觉它像是个巨人,那么挺拔刚毅,那么无畏无惧。

紧邻火车站,还有一座铁桥。信步登上跨越南北纵深铁轨的高高铁桥,好似登上了小镇的瞭望塔,举目远望,这个拥有2.3万人口的小镇尽收眼底。一排排红瓦蓝瓦相间的民居被蓝天白云绿树鲜花围拢着,袅袅炊烟伴着声声鸡鸣,时而还还有轰隆隆的火车经过,好一幅安康幸福生活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如今,江桥小镇不仅是中华民族有组织具规模打响抗战第一抢,揭开中华民族武装抗日序幕的地方,也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四A级旅游景区,小镇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紧随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借助打响江桥抗战第一抢这一历史名片奏响了属于小镇的独特乐章。

小镇不断完善江桥抗战纪念地旅游景区的打造,修建了观江台和观稻田的观景台。从江桥抗战遗址地往西行是观江台,站在观江台上可以遥望东北西三面,还有平齐铁路大桥、齐泰高速公路大桥以及嫩江两岸河套草原尽收眼底。

再往西走是观看稻田的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是由钢制承台、铁索和铁柱临崖围成的,站在观景台上俯瞰微风吹拂的稻田,稻子已出穗,一颗颗不同颜色的稻子组成的一幅鲜活的稻田画,“决战脱贫攻坚,共赴小康社会”两行大字书写在大地上,也写在江桥小镇百姓的心中。

5.诗歌《乡情》组诗

(.11.27参加第九届中国扎龙诗会获三等奖)

(1)爱父母一样,爱家乡

家乡冷

一年的时光,半年冬

偶尔还会刮大风

家乡阔

一马平川,稻花香

绿色食品大粮仓

家乡亲

改不了的倔脾气

嗓门贼拉亮

父一辈子一辈,咱在这儿生长

家乡美

青青芦苇,扎龙鹤高飞

劳动湖依偎着

嫩江水

不管家乡

冷与热,美与丑

爱父母一样,把她爱

(2)家乡的春天

家乡的春天

老榆树般沉默寡言

听任春风絮絮叨叨

没了没完

家乡的春天

白杨树一样挺拔刚健

从来不想

取悦谁

也不愿与谁争明斗艳

喜爱

沉稳的春天

一步一个深深脚窝

随缘欢喜,步步生莲

(3)嫩江醒来了

酣睡

一整个冬天

加上大半个春天的嫩江

终于醒来了

船,又长了翅膀

春风在大嗓门地歌唱

浪追着浪

驻足岸边

一颗欢喜的心啊

如旗飘扬

(4)点亮春天

一颗小草

没有什么特别

千颗万颗

连成了草原,连成了海

一朵梅花

虽娇艳,但略显柔弱孤单

一朵朵汇聚

一朵朵相拥

就可以成就一树繁华

这多像,我们每个人

心头的爱与暖

你点亮我

我点亮他

汇成河,连成片

就可以点亮整个春天

(5)水师的秋日

水师的秋日

冰川水世界安静了

门口的两只猛犸象,寂寞伫立

水师的秋日

有的花结籽了,有的花依然绽放

蝴蝶仍在闲逛

水师的秋日,枫叶红了

拍婚纱照的青年男女

牵着手,步入了浪漫的时空里

水师的秋日

我见到了大大道字

似乎有所悟

想说点啥,又不知如何讲得清楚

(6)白桦树的眼睛

一直好奇

白桦树

怎么也长眼睛

而且,不是一只两只

不见她眨眼

却感觉她,凝视着世间百态

觉察到你的起心动念

我爱白桦树

爱她洁白的皮肤

爱她绿色火苗一样的叶子

爱她生来的浪漫

我更爱白桦树的眼睛

因为,她的眼睛里

有我猜不透的故事

蓄满神秘

(7)五月,我要穿上旗袍见你

五月,你是我的亲人

寒冬里

不知多少次盼着

与你相逢

五月,你是一盏灯

你用柳绿花香

点亮了一座城

五月,我要穿上旗袍见你

因为我懂

那艳艳的桃花,没有几日红

(8)家乡是我的亲娘

鹤城是我的家乡

从小到大

没有离开过她的身旁

家乡是我的母亲

有时愁眉不展,拿东忘西

有时疲惫落寞,唠唠叨叨

有时又无比包容

无比坚强

不管家乡美与丑

富还是穷

她给了我一身的筋骨

善良的心肠

家乡

就是我最美的亲娘

(9)与鹤同飞

扎龙六月

芦苇青青,湖水荡漾

鸟鸣伴花香

那颗巨大的鹤蛋型博物馆

似乎也在悄悄地鼓胀

无边的芦苇

将可爱的绿色,一直铺到天边

仿佛这世界,只有宁静

只有天人合一的舒爽

如此佳境

我愿裁一片蓝天白云

做我的衣裳

我要与丹顶鹤展翅飞翔

6.散文《妈妈烙的油饼》(.12.29)

(参加市文联“尚俭惜粮”主题征文获三等奖)

流光易逝,往事如烟,但总有些记忆是难以忘怀的,闲暇时,回头想一想,会更加懂得今日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懂得感恩知足和珍惜。

六十年代末,我出生在农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养育我们姐弟四人精打细算省吃俭用,至今有很多生活细节依然记忆犹新,特别是妈妈烙的油饼,每次忆起唇齿间似乎都会流动着一份香软。

还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大约有七八里距离远,每日背着书包步行上下学,中午需自带干粮,那时带的大多是妈妈蒸的馒头,馒头有时是白的,有时是黑的,黑的不是馒头没蒸好,而是其中有很多麦麸子,这都是因为爸爸在磨面的时候,特意多磨几遍,好让能吃的面尽量多一些造成的,现在想来这都不是什么美味,但在那时这是家里很少有的细粮,只有家中来客人才可以奢侈地吃一顿,平时饭桌上的主角就是咸菜酱小米饭大碴粥。

那时家里吃的豆油也很有限,用深紫色鼓肚的坛子装着,还有妈妈熬的猪荤油也盛装在坛子里,上面各盖着一个碟子,擦得干干净的发亮,摆放在锅台旁,做菜的时候,妈妈小心翼翼地掀开碟子用勺子盛一点豆油或荤油,简单炸一下锅了事,怎舍得煎炒烹炸。

妈妈用豆油也有超常规的时候,那就是有亲戚来家里,妈妈常会烙油饼再炒上几个菜,其中必有一盘黄软软的炒鸡蛋,或是炒花生米。也许是因为肚子里没有油水,一年也吃不上几次油饼,感觉妈妈烙的油饼是那么香软好吃,那油饼的香味一开家门就闻得到,满屋子飘香,甚至感觉我们的头发里、衣服上,还有家里的桌椅板凳杯盘碗筷都浸润着饼香。

亲戚是客人,吃饭的时候,妈妈不允许我们小孩子上桌,妈妈里外屋忙活着,爸爸笑呵呵地帮妈妈添柴看锅,我们就乖乖地躲在一旁瞧着,看着客人慢条斯理地吃着,眼睛瞄那一张一合嚼动的嘴,也瞄着油饼还剩多少,偷偷咽着口水,真担心他们会将饭菜一扫而光,当然,客人也懂得我们目光里的小秘密,总是给我们多留些,送走客人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挥手告别,嘴上说着啥时候再来呀,心里却惦记着那剩下的油饼,转身乐颠颠跑回屋里,因为还有剩下的几张油饼勾着我们快要跳出来的食欲呢。

凡事都有两面,小时候因家庭条件差,不能经常吃到妈妈烙的油饼,正因如此偶尔吃一次才会感到格外的香美,才会感到如过年般的幸福。

7.散文《隔离也是爱》(.12.31参加“同心战疫重回美好”获证书)

年,注定不凡,还记得,当这一年款步而来时,我满怀憧憬,深情向往,谁知刚刚踏入春节的门槛,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突然袭来,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党中央国务院一声号令,全国上下一条心,打响了抗击疫情阻击战。

在这场抗疫战役之中,虽说我是普普通通一民众,但我知道它和我,和我的家人息息相关。

今年春节,我是在外地度过的,返程归家后,被告知需要在家隔离两周的时间,说心里话,得知如此安排,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意外的。

我这个人爱热闹,也爱静,平时让我宅在家中,别说是两周的时间,就是一两个月,也不会觉得有多难挨,但这一次不同,是被正式告知呆在家里,不许乱走,就像小时候被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有意撇到一边,不予理睬一样,立马感觉被嫌弃被孤立起来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遇事要冷静,这是爸爸常叮嘱过我的一句话,一直记在心上。此时,我在想,遇事不但要冷静,而且要会换角度,转个弯儿去想,“居家隔离”,不要去想失去了自由,被监控着测体温,被另眼相看了,要想到,隔离就是爱护,隔离是利己利人的好事,是当下的权宜之计,暗暗告诉自己,全当是领导特许的一个长假,这样想来,习惯性的微笑又慢慢地爬上了我的胖脸。

记得《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名言:“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我想家人亲友、单位领导和同事对我温暖的关爱,就是我内心深处的阳光,它可以穿透房屋门窗,穿透遥远的距离,借助手机,或是视频通话,或是语音聊天,或是图片分享,让我感受着爱,感受着平平安安地活着,有多幸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ly/10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