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化年间,一男子随商船行走海外,这天在荒岛上发现一个大龟壳,心里觉得稀罕,就不顾众人耻笑,将龟壳带回了国内。哪成想一波斯商人出五万两白银买走了龟壳,原来此壳竟是鼍龙万岁之后蜕下的,壳有二十四肋,每一节内有大珠一颗,节节珠满最后化鼍成龙。
男子名叫文若虚,苏州府长洲县人氏,天生心思玲珑,学什么都快,
琴棋书画,吹弹歌舞,样样精通。
文若虚小时候,得一奇人赠送百万财富,所以并不愁生计,可多年过去,坐吃山空,若虚开始警觉起来。
后来看别人做生意挣钱来得快,就思忖着自己也做点小生意,可想不到的是,做什么亏什么。
一天听人说扇子好卖,若虚就开始倒腾扇子。
他请名人题词作画,制作了一批上等扇子;又请工匠仿制名人字画,制作了一批中等扇子,无字无画的为下等扇子。
扇子制好后,运到北京,不巧天天下雨,终于从夏天等到秋天,可惜天气潮湿,扇子全都粘连一起无法打开。最后不仅不挣钱,反倒连本钱都赔进去了。
这次生意,不但自己折本,还害了合伙人。于是人人都在背地里叫他倒霉蛋。
没几年,家里的余钱都被文若虚折腾个一干二净,没钱没工作更没婚姻,文若虚倒霉到了极点。
这天,百无聊赖的文若虚在码头上闲逛,看见常年往海外跑海运的船老大张承运,就想着和他们一起去海外看看,也不枉人生一世。
张承运心地善良,为人直爽慷慨,非常同情文若虚的遭遇,便同意他跟船,还特意让船员给若虚凑点钱,带点货物去海外卖。
可惜只有三两个船员愿意帮助文若虚,最后只凑了一两银子,若虚很是心酸,干脆用这银子买了一百斤洞庭橘,想着分给大家解渴算了。
临上船时,恰逢一算命先生,若虚算了一卦,先生说他这次出门大富大贵,能入账千万两。若虚只当是戏言,哪里肯信。
上船时,众人见文若虚仅带了一些橘子,有人讥讽道:“文先生的宝物来了!”若虚既羞愧又尴尬,不好意思拿出来给大家吃了。
不久,商船到了吉零国,这里商业繁华,中国货物一倍价格,在吉零国可以卖到三倍。
众人纷纷下船去倒腾自己的货物,文若虚闲来无事,就把自己买的橘子拿出来吃,发现有些腐烂了,就把橘子摊开在甲板上晾晒。
岸上吉零国人没见过橘子,都围上来观看,有人问怎么卖?
文若虚听不懂当地语言,就伸出一个手指,意思是一个橘子一钱。其中一人买了几个尝尝,觉得很好吃,就多买了一些,说是进贡去。周围人便都跟着买。
这吉零国的钱币,分为四等,头等为龙凤,次等为禽兽,再次的是树木,最差为水草,不过最差的都是银子铸的,对于文若虚来说,即使是水草银币,也是银币,没什么区别。
所以文若虚本意是一个铜钱一个,没想到人家这里的“一钱”,其实是一个水草银币,所以他大赚特赚。
过了一会儿,最先买橘子那人,骑马飞快赶来,按照一个水草银币一个橘子的价格,将剩下的橘子全买走了。
最后文若虚算了一下,自己竟得千钱,还真应了算命先生的话。众人卖货回来,听文若虚说卖橘子挣了上千银币,都说他这次要转运了。
商船回来的时候,随风到了一个荒岛,文若虚没事下船逛逛,无意间发现一个巨大的龟壳,觉得很稀奇,就不顾众人笑话,直接把自己的行囊放进壳里当起了皮箱用,带回了国内。
哪成想,船回福建后,一波斯商人竟出五万两白银买下了龟壳。大家都傻眼了,没想到文若虚随手捡了一个破玩意儿竟然这么值钱。
波斯商人见众人不明白龟壳为何如此值钱,就给大家解释。
原来,龙有九子,其中一种叫做鼍龙,万岁之后就会蜕壳,壳有二十四肋,每一节内有大珠一颗,节节珠满最后鼍成龙。里面的鼍珠,随便一颗就值五万两了。
众人这才明白,文若虚捡到的竟然是鼍龙壳,不禁人人羡慕他,真的是交大运了。更有人说他,存心忠厚,才能得此富贵。
而文若虚为了感谢这次远航,将之前卖橘子所得的银两,全都分给船员们,此举更是博得众人的赞誉。
此后,文若虚就在福建买房置地,做了一个富商,又娶妻生子,繁衍子孙。
故事《转运汉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出自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
故事中,文若虚存心忠厚,本意是买橘子给大家解渴,没想到被人讥笑,羞愧之下就不好意思拿出来了,没想到在海外大卖,此乃是善有善报!
后来文若虚又捡到鼍龙壳,回来卖个大价钱,相比文若虚开始做生意处处倒霉。
所以故事警醒后世,做人做事千万不要放弃,不一定哪天就会时来运转,否极泰来!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