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泰来县 >> 泰来概况 >> 水稻的田间管理

水稻的田间管理

如何进行育种前准备

一、在做床时怎样防止土壤返浆,在盐碱土地区怎么样防止土壤返碱?

做高位床,客土育要做高位床,让苗床高于地面30厘米左右,并做好相应的排水,要建立固定的苗床,在床的两侧距离床土边1米左右,沿床的走向分别挖一条上底1米宽,下底70厘米宽,深1米左右的排水沟,挖好后用稻壳或碎稻草填充于沟内,装填深度为70厘米,而后盖土于。在苗床的正中央的步道处挖一条上底1米宽,下底70厘米宽,深1米的排水沟,填充方法同上。然后修好步道。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返浆和返碱对水稻造成相应的危害。而后用营养土,按25公斤/平方米,让营养土与过筛细土,混拌均匀后平铺于隔离层、秋盘、钵盘中浇透水即可播种。

二、如何确定播种量

机插种的播种量计算方法:按本田保苗为株/平方米计算,机插平均密度30六/平方米,每穴苗数为4-5株,按盘面积为1/6平方米算,机械每次抓苗面积为2.25平方厘米,共需要穴盘。稻种千粒重按25克计算,则每盘播种粒数为粒,出芽率为95%,则每盘播种量为:*25/0=88克/盘,折成克/平方米。播种面积为80平方米,可插一公顷本田。手插播种量计算方法:按本田保苗为株/平方米,每穴按3-4栋苗计算,本田每平方米穴数为25-33穴,播种面积按平方米可插一公顷本田计算,其它方法同上,播种量为克平方米。钟育摆栽播种量的计算:按每孔3-4粒,本田保苗数林60株,每平方米穴数为16-18穴,按每盘孔,每平方米播种克。播种面积为72平方米,可插一公顷本田。

三、如何进行盐水选种?

盐水选种:是一种比重选种法。比重越轻的种子谷壳与米粒之间的空隙越大,米粒的发育越不充实、如何进行盐水选种?只有全部播种米粒饱满的种子,才能不出弱苗,获得匀整的健苗。用比重选法选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种子经晾晒后,用比重1.13的盐水选。盐水的配制方法是,1.8公斤盐兑8.2公斤水,选后用清水洗两遍。

四、如何进行浸种消毒?

选好的种子可用25%施保克到倍液浸种(每升水加入20~33.2毫升药液)。既要浸透,又要防止时间过长。具体时间长短视温度而定。温度高,时间短;温度低,时间长。一般5~7天,在11~12情况下浸种可达8~9天,每天翻动1~2次。浸好种

子的标志是:稻壳颜色变深,呈半透明状态,透过谷壳隐约可见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此时种子的吸水量可达其自身重量的40%已达饱和吸水量,捞出即可催芽。要防止浸种时间过长,造成胚乳中营养物质外渗,种子发粘而降低发芽力。

五、如何进行催芽晾芽?

催芽晾芽:“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就是在30-32℃温度下,使侵好的种子在1~2天内达到破胸露白;破胸后,将温度降到25~30℃经12-14小时,使长到2毫米以内。最后在自然温度下摊成薄层散热降温,降到自然温度后播种。壮芽的标准是:“根长一谷,芽长半谷”。要注意防止冻芽!按二中计算好的播种量进行播种。

六、田间管理技术

泰来县水稻生产前期育苗晚、插秋晚,但水稻插种后返青快,分孽早,尤其是6月份以来我县持续高温少雨,水稻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加快,水稻生长处于分孽末期至开始幼穗分化的过度阶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忧:一是长势旺盛,无效分孽将增多;二是6月份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感温性强的早熟品种将出现早穗;三是长势过旺,遇上雨雾天气叶容易发生,且后期容易倒伏。针对当前水稻陆续进入生育转换期,进行幼穗分化阶段,为确保水稻安全成熟,稳产丰收,应加强水稻中后期的田间管理。

(一)采取节水灌溉

幼穗分化到抽穗前采取浅-涅-干节水间歇灌溉技术,抽穗后实行浅水湿润灌溉,促进根系生长,保证壮杆大穗。井灌区采取增温灌溉技术,避免井水直接进田。井灌区采取设晒水池、延长灌水渠、渠道覆膜、加宽进水口、轮换进水口、昼停夜灌、昼远灌夜近灌等井水增温灌溉技术,尤其要避免井水直接进田,造成人为的低温危害和延迟生育,并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要割净田埋杂草,除净m间穗,既可防治病虫害;又可以保证阳光直射水面,提高水温。同时,要适时早断水,促进成熟。一般黄熟期(抽随30天后)即可停水,洼地早排,漏水地适当晚排。

(二)尽快排水晒田

尤其是长势过于旺盛的地块,应立即撤水晒田,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功能,控制无效分蘖,有利于水稻向生殖生长转化,而且还可以提高抗逆、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晒田要根据苗青长势、土壤肥大和天气状况确定,晒田要适时适度。对叶色深、长势过旺、地势低洼、土质肥沃的稻田要重晒7~10天;对长势较好,叶色较深,肥力中等的要轻吧5~7天;对长势较差,地力较薄或漏水的地块,虽到分粟木期,如苗数仍不足,也应咽2~3人。晒田如阴雨多、湿度大、光照差,要延长晒田时间。如降大雨要及时排水。晒田时如天气晴朗、高温干燥、风大要缩短晒田时间。

(三)科学追施穗粒肥

通过施穗肥主攻大穗,保证足够的颖花数,达到穗大粒多,提高结实率和成熟度。穗肥在抽穗前15-18天施入,按照施肥计划,氮肥已全部施完的不可再施用尿素等氮肥,对秋苗长势较差的地块要以施用速效氮肥和钾肥为主,促进水稻生殖生长。施肥要因苗、因地施肥。粒肥酌青施用,始穗期到齐穗期,如植株矮小,单位面积穗数不足,什色发黄又无稻癌病的地块可的情施粒肥,增加叶片的功能期,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生育止常或过旺的地块少施或不施粒肥。

(四)防御低温冷害

水稻幼穗分化期,尤其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后的四分体形成至小孢子形成初期,对低温最为敏感,即以抽穗前10~11天为中心的一周时间内。应密切留意天气预报,当预报有17C以下低温,一是要立即加深水层至17~20厘米,深水护胎,防御障碍型冷害,低温过后,要立即徹水至浅水灌溉;二是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抗逆能力,降低冷害影响。

(五)喷施生长调节剂

尤其遇有低温天气,喷施1%磷酸二氢钾和0.5%米酣为主的叶面肥,可缓解低温危害,促进水稻成熟和防病。对长势不好的地块可加1%尿素同时喷施。

(六)重点预防稻遍病

进入7月份,是水稻稻遍病和二化娛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期,我省高温多雨天气将增多,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将有利于稻癌病的发生,据预报,今年稻病将有大面积发生的可能。因此要加强预防,提前喷药。在水稻倒2叶露尖至齐穗期,喷施25%施宝克60毫升亩+2%加收米80毫升/喷施两次,中间隔10天左右,防治叶癌和穗颈癌,兼防辅腐病和细菌性褐班病等。特别注意的是,喷药时期一定要准确,加水量要足,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应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发现稻癌病病情要及时喷药,做到治早,治好、治了,防止蔓延危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laixianzx.com/tlgk/13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