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塔子城是泰来县境内开发最早的一座古城,也是黑龙江省现存的三大古城之一。该城始建于辽代,金灭辽后,天辅五年(年)移民万户于泰州,金名将婆卢火长期屯兵此。北方蒙古族兴起,金的政治中心南移,大定25年(年)泰州南迁至长春州,旧泰州降为金安县。清代,依绰尔河取名为绰尔城。光绪三十二年(年)大赉厅在绰尔城设分防经历衙门,又依塔取名塔子城。
古城西南角原有六角密檐砖塔一座(年9月21日夜里倒掉)
年5月25日,塔子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位于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镇绰尔河支流呼尔达河畔,兴建于辽代中期,为金、元所沿用。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毗连,距泰来县城45千米。
面积:塔子城址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城墙周长为米,其中北墙长米,东墙长米,西墙长米,南墙长米,面积约万平方米。
布局:
在城内西北隅,有多处古代大型建筑基址分布。在高耸的建筑土台基上整齐的排列着汉白玉柱础,台基表面板瓦、筒瓦、方砖层层叠压,俯身皆拾,在瓦当、滴水或雕砖上装饰着精美的腾龙、飞凤、水波、祥云等图案,这是一处元代的宫殿建筑遗存。
城内街道纵横有序、大体上还保留着古代街区的格局,城内街道纵横有序、大体上还保留着古代街区的格局,街道两侧现代房屋鳞次栉比,空余之地尚可见到大量残砖、碎瓦、釉陶、瓷片、铁甲、箭头、石杵、石臼等遗物。其中瓷片最具特色,大多数是辽、金、元时期中原地区定州、钧州、磁州等著名瓷窖的产品,也有一些当地烧造的仿定白瓷和杂色瓷片。
城墙外的护城河道
城墙:城墙结构为夯土构成,墙高近8米,顶宽1-2米,底宽约20米。夯土层厚度为8-15厘米。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突出的马面,马面长5-8米,平均间距为70-80米,有马面40余座。城墙四角设有角楼,角楼呈圆形。塔子城四面城墙正中各有1座瓮门,翁门呈弧形,长约37米,宽约42米。城外为两道护城河,第一道护城河宽7-9米,两道护城河中间有一道土垣,高2-3米,宽15-17米;第二道护城河宽7-8米。
塔子城西城门残存的城墙夯层
价值:塔子城址是辽金元时期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为研究辽金元时期的历史地理、行政建制、城防建设以及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