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云: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盖古礼,国君于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台以望天象。
鲁台:指湖北黄陂的望鲁台。这里代指高台。
梅粉:梅花。
吾侬:我。
唤作:叫做,称做。
坐看:谓旁观而无行动。
赏析这是宋代诗人张炜的一首冬至节气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诗人的心态。当天下人都沉浸在冬至日的快乐之中,只有诗人却理性地看待这一天。许多大道,就蕴藏在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道法自然,才是冬至告诉诗人最宝贵的道理。“冷笑书云上鲁台”之“冷笑”二字最为关键,他不是笑《易经》,而是笑那些装神弄鬼的人。“书云”,指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鲁台”,指湖北黄陂的望鲁台。典故出自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他俩生于黄陂,年幼时尊崇鲁国孔子,便于山上驻台东望,故称此地为“望鲁台”“鲁台”。“乖祥俱向眼中猜”之“乖”字,据《序卦传》之《睽》卦解释:“睽,乖也。”睽,是事与愿违的意思。占此卦多不吉利。“祥”,对应《易经》中的《泰》卦,有“三祥卦”“三阳开泰”一说。在古代人眼里,“阳”与“祥、羊”同音,后来又有人用作“三祥开泰”。占此卦非常吉利。“冷笑书云上鲁台,乖祥俱向眼中猜。”这两句意思是说,冷眼笑话那些冬至日登上高台装神弄鬼的人,吉祥和不吉祥全凭他们自己去猜。其实,大道至简,吉凶与否,早就藏在《易经》变化中。“阴逢剥处自阳复,否到极时须泰来。”这两句就是讲《易经》的具体妙处。第一句是阴剥阳复,第二句是否极泰来。前一卦讲《剥》卦,后一卦讲泰卦。阴气到了极盛的时候,阳气也就升起了。事情到了不好的时候自然会转好。“霜剪草茸寒欲断,日烘梅粉暖全开。”颈联是说,严霜如同剪刀,剪掉了毛茸茸的细草,天气特别寒冷。太阳暖烘烘的,照得梅花全都开放了。前面一句说严霜寒冷,百草凋零,后面一句说太阳温暖,梅花全开。以百草畏寒,来烘托梅花凌寒,独自盛开。一冷一暖,一落一开,一去一来,一往一新,之中又包含了《易经》“生生不息”的道理,又道出了“冬至一阳生”的微妙转变的道理。“吾侬唤作寻常事,坐看儿童拜节回。”尾联是说,“我”把冬至节看作寻常的日子,坐看儿童们热热闹闹地拜节归来。草枯梅花开,四季流转,生生不息,人应该学习大自然,把每天都过好,而不必等到节日来临再去想人生修行的事情。纵览全诗,理性颇多,心境悠然,以一颗寻常心看待季节变化,热爱生活中每一个日子,是为冬至诗中的绝妙佳作。作者:严勇,文学硕士。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百余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韵泰州》。发表文章千余篇。现为报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