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言
哎
哟
如果用海南话念“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个绕口令,听起来就是“嗒嘀嗒,滴答滴,答滴滴答滴,滴答嗒嘀嗒”。当菌菌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是这样的:
这不禁让菌菌感叹方言的魅力
说起来,大学宿舍里的小伙伴来自五湖四海,菌菌第一次听ta们方言说方言也是一头雾水啊…相信大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普通话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力席卷全球。在强调保护地方特色的当今中国,方言更是有恃无恐地凭借其风骚的走位,赢得头筹。
由此应运而生的还有不少的作品,有音乐、书籍、节目等等,菌菌就在此举上那么两个例子,以供参考~
《繁花》是金宇澄年发表在《收获》杂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采用了上海话本方式,也避免外地读者难懂的上海话拟音字,显现江南语态的叙事气质和味道,脚踏实地的语气氛围,讲述的是上海的市井生活。上海话说上海事,沧桑变幻、蕴意深远。
片段: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过去的味道,梁朝伟《阿飞正传》结尾的样子,电灯下面数钞票,数好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清爽放入口袋,再摸出一副扑克牌细看,再摸出一副来。。。然后是梳头,37分头,对镜子细细梳好,全身笔挺,透出骨头里的懒散。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楼下琴声不断。阿宝坐到沙发上,拖过书来。麻雀细声呜叫。弄堂里,嘶哑喉咙喊了一句,修洋伞。阿宝翻书,身边是结绒线的声音。阿宝娘凑过来看书,带了雪花膏香气,读了一句说,爱情的苦闷,啥意思。阿宝不响。阿宝娘说,啥叫苦闷。阿宝动一动身体。安静之中,棒针互相的摩擦声。楼下又是钢琴高音区响声。修洋伞,洋伞修吧。阿宝翻几页,内心气恼,放了书就走了。阿宝娘读出的句子,大概是另一页,阿宝看不见,但读出声音来,尤其以上海话读,阿宝感觉到讨厌,像是看清阿宝的变化。收音机有一句沪剧台词,刘小姐,我爱侬。
说到方言歌曲就不得不提最近刷爆歌单的《火锅底料》了,GAI爷带领大家领略了一番最火辣的重庆麻辣火锅风味。
老子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火锅底料对你笑呵呵因为我讲礼貌我讲礼貌
……
一口咬下去油汤汤都跟到冒
都跟到冒
来比哈燥×2
脸高头笑×2
Gosh都悠然自得烟雾心头绕绕绕
都聪明惨咯嘛结果反被聪明误
老子的vers听完个人回切蹲到哭
南岸的弯多雾大级别低的清到路
师兄在哪个level你我心头都有数
吃不完的火锅油扯起拿来撒
我范拿的太死才不止你说的讨打
-
11
-
然而,以上的代表作品也只展示了全世界种语言当中的几种——汉语中的片鳞半爪罢了。
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拉紧把手,菌菌将带大家徜徉在方言的世界~我们一起探讨中国三大最难懂的方言~
排名第三:粤语
在学术界,它是除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语言。粤语的发音铿锵有力,音调诙谐,给人感觉好似在唱歌,但能听懂粤语,对非本土人还是难度极大的,有很多词汇发音和普通话差别非常大。
排名第二:闽南语~潮州话
潮语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如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语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发音复杂,以前有十六音(实为十六声母)之说,如今是八音,而且土话掺杂太多,外人不易学到。
排名第一:温州话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讲鬼话。
在中国最难懂十大方言中,温州话排行第一。
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作用。(出自《温州话》一书的作者沈克成先生)同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温州话起到了极好的保密作用。
在美剧《盲点》中,温州话因其难懂的特点,被称为“恶魔之语”。
中国共有80种以上的方言,各个地区的方言虽然都一时难懂,但却因不同更觉风趣亲切。出门在外,勿忘家乡方言!
当然,菌菌也要提醒大家,学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要是大家愿意分享属于自己家乡的方言,不妨在评论区留言,为它打call,说不定还能遇到同讲一门方言的老乡呢!
扬州大学商学院学生会
扬州大学商学院学生会
素材:金欢琦
排版:韩婷婷
责编:韩雨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