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是写了东阿阿胶的基本介绍,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公司和行业,后续持续更新。
公司简介
东阿阿胶从汉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据史料考证,阿胶的应用迄今已有年的历史,阿胶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东阿阿胶品牌,属于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央企华润集团,前身为山东东阿阿胶厂,年建厂,年由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年成为上市公司,同年7月29日"东阿阿胶"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拥有中成药、保健品、生物药等产业门类,系全国最大的阿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阿胶制作
阿胶制作流程主要分为三大步骤:步骤一,将驴皮放在清水中浸泡3天,把驴毛和一些杂质去掉。清洗后用沸水煮20分钟左右,直到驴皮发生弯卷。步骤二,放入有锅盖的沸水中熬制约72小时以上,直到大部分胶质溶出以后为止。步骤三,在出胶要加入一些矫味剂和矫臭剂,等待出胶以后的30分钟,把豆油加入降低粘性,取出切块。四斤鲜驴皮可以熬制一斤阿胶,也可以换算成三斤干驴皮熬制一斤阿胶。
原料—驴皮的情况
我国驴的存栏逐年递减,因为随着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驴在中国的畜力作用越发削弱。这也意味着,养驴像养猪、牛、羊一样,完全变成一项经济活动。中国虽有食用驴肉的风俗,还有利用驴皮制作“阿胶”等中药材的传统,但驴的需求量不可与猪、牛、羊等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养驴利润太低,一头驴利润左右。养驴的周期比猪牛羊都长,从小驴苗养到能出栏,一般需要10到12个月。以牛为例,3到4个月就能出栏,刨去各种成本,一头牛能赚多块钱,而且,一年能养两三茬。
东阿阿胶的发展模式
东阿阿胶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持续抓创新、强质量、树品牌,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的“3+X+2”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即上游发展毛驴养殖、交易、加工三大产业;中游聚焦阿胶主业,培育多种产品、多个品牌;下游发展健康服务业、养生旅游业,成为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典范样本,达到了“一产控资源、二产抓发展、三产重体验”的完美结合,实现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三链重构”。
东阿阿胶和福牌阿胶的历史渊源
东阿阿胶和福牌阿胶集团的渊源:东阿阿胶来自东阿县,福牌阿胶来自东阿镇,解放前,东阿镇是东阿县的行政中心,但是它们隔河(黄河)相望,一个在河西,一个在河东。解放后为了更好的管理,东阿县划给了河西的聊城市,东阿镇划给了河东的平阴县(隶属济南市)。
福牌阿胶来历:清朝咸丰年间,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体怀六甲,患血症,御医久治无效,家居东阿镇的户部侍郎陈宗妫知皇妃患病不愈,便上书推荐老东阿城内"邓氏树德堂"所产阿胶,贵妃服用后,病愈并喜得龙子(即后来的同治皇帝)。咸丰皇帝大悦,赐给邓氏"树德堂"堂主邓发三件礼物:一是四品官服黄马褂,二是进宫手折,三是赐给东阿镇阿胶"福"字,并封树德堂阿胶为"贡胶"。同治十年(年),朝廷委派钦差前往东阿镇监制阿胶,此胶称为"九天贡胶"。御赐"福"字一直为东阿镇制胶人所用,并成为正宗阿胶的标识。
这两家公司是目前阿胶市场上占据份额最大的两家公司,福牌阿胶是老字号,历史悠久,东阿阿胶相对成立晚一些,但是市场品牌最先打响,广为国人熟知,提起阿胶,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东阿阿胶。两者都是按照药典和国标标准生产,原料和工艺以及质量卫生标准都一样,具体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也相差不大。但是两者生产的阿胶价格相差很大,东阿阿胶提价频繁,剑指高端奢侈健康品定位。
未完待续。。。。。。
来源:财经大白话今日头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