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产生明显冲击。游客退订酒店机票、旅游景区暂停营业……原本传统旅游黄金期——春节假期,成为旅游业“寒冬”。根据近三年春节假期旅游业数据及趋势可以判断,年春节假期旅游收入损失至少达亿元。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褪去,社会生活、生产秩序逐渐恢复,此前遭受重创的旅游业正在加速恢复。清明节期间,黄山景区进山人数连续2天达到流量限制。
此外多地也在出台政策引导旅游产业发展:
海南省政府6日发布《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旅游民营企业,鼓励本地大型体育旅游企业挂牌上市。
厦门市商务局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会展住宿餐饮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鼓励本省游客来厦旅游,并给予相应住宿补贴。
还有多地提出2.5天弹性休假,鼓励、引导民众外出度假和旅游。
据飞猪数据显示,3月17日至23日期间,清明假期的火车票、景区的预订量环比一周前增长超%,大多数订单主要为省内游,酒店预订量亦环比增长约30%。
公开数据也显示,截至3月16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已超过30%。同时,部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还出台相应旅游帮扶、促消费政策,如发放消费券。
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调查显示,5月有望迎来疫情后的首个旅游高峰。旅游业持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看好逻辑清晰且业绩确定性强的免税领域。
百瑞赢证券咨询分析,目前,国内旅游业正在恢复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旅游将随着疫情的消退迎来报复性消费,行业加速恢复崛起。
但由于国外疫情仍然在扩散阶段,出境游等相关旅游业务仍然无法恢复。随着各地都在出台刺激旅游的政策,特别是今年开始,五一假期延长到5天,更加会刺激旅游业迎来一次爆发,